阴阴松林八百里,昔日相传为界址。玄云卷甲天马来,雪兔霜狐先委靡。
山前犬牙十六州,石郎屈膝轻相投。浅沙圆石古辙迹,草青草枯无尽愁。
□□拂天镇南北,万井燃松烟似墨。大车□□龙角全,小车轮囷束矛戟。
松花落子□复抽,不如昔日当道稠。采薪之人不辞□,出郭十里争相酬。
君不闻雪山之西铜柱南,混同鸭绿成东渐。金山橐驼争贡宝,剪取平林作驰道。
【注释】
①松林:指松林驿。松林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西南。唐代置,为唐与突厥往来之要道。
②八百里:泛指松林地区。
③界址:边界。
④玄云:即玄云寺,在河北宣化境内。
⑤天马来:指天马山,在河北宣化境内,有“塞上名山”之称。
⑥雪兔霜狐:指代松、竹,因雪后其色白。
⑦犬牙:指长城的险峻形势。
⑧石郎:即石门关,在河北宣化境内。
⑨屈膝:指向山下或向远处倾斜。
⑩浅沙:指河滩。
⑪草青草枯:草木生长和枯萎的状态。
⑫□拂:指风吹动松涛声。
⑬大车:指大车路,在今河北宣化境内。
⑭龙角全:指大车路两侧的石刻。
⑮小车轮囷:指小车路,在今河北宣化境内。
⑯松花落子:指松林驿周围的松树林中松树落下的种子。
⑰采薪:采集柴草。
⑱君不闻:你未听说过。
⑲东渐:逐渐向东扩展。
⑳金山:指金山寺,在今河北宣化境金山岭上。
㉑橐驼:骆驼。
㉒平林:平坦的树林。
【赏析】
《松林行》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写于公元84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春天。时值春耕时节,作者到任后,曾巡视过宣化一带的松林驿,并写下此诗。全诗描绘了松林驿一带的山川形胜,歌颂了这一地带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自然景观。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把松林驿一带写得瑰丽神奇,如画似锦。同时,诗人又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这一地带的衰败荒凉。全诗意境雄浑,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雄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