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龟年
“离离鸿雁行,漠漠鲈莼秋”: 此句描绘了鸿雁成群结队地飞翔和秋季里鲈鱼与莼菜的丰盛。鸿雁象征着远方或游子的归来,鲈莼则代表了秋天的丰收与思念之情。 “谁独无此情,何以写我忧”: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忧愁。诗人用“谁独无此情”设问,表达了无论他人是否也有类似的情感,但作为朋友的他/她,心中确实充满了这种情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荆棘不须栽, 不需要种植荆棘, 荆棘指代阻碍或困难。 须容驷马来。 应该容纳四匹马并进。 “驷马”指代多马,象征人多。 面前如路窄, 面对道路(比喻前方)狭窄。 何地不蒿莱。 哪里没有野草。 蒿莱指代杂草。 通过这组诗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思想:在人生道路上,不应惧怕困难和挑战,而是要勇于面对,让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得以汇聚,从而克服一切障碍,实现目标。同时
注释: 竞索驾高车,吾宁守户枢。 安能念荣悴,且欲辨贤愚。 竞索驾高车,吾宁守户枢。 意思是说,大家都在追求高官显位,我却宁愿守住门枢。 安能念荣悴,且欲辨贤愚。 意思是说,我怎么能因为个人的升迁和贬谪而感到高兴或沮丧呢?我只关心辨别谁是真正的智者和贤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仕途的淡泊态度。他认为,既然每个人都在追逐高官厚禄,那么他就应该守住自己的岗位。至于个人的荣辱进退
注释与赏析: - 宿怨养痈疽,终须殒此躯。 - "宿怨"指长久以来的怨恨;"痈疽"比喻深仇大恨;"殒此躯"意为毁掉自己。这句诗意味着长期的怨恨会像痈疽一样,最终导致自己的毁灭。 - 若能忘物我,天下尽平衢。 - "忘物我"是指忘记了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天下尽平衢"表示如果能够超越这种区别,那么天下将变得和平无争。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愿景,即通过忘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实现天下的和平。
【注释】: 燕居十六首:是晋代陶渊明的作品,是他隐居田园时所作的一组组诗。燕居,指闲居无事。十六首,指《归园田居》中的十六首诗。来日:指未来的日子。空留不善名:留下不好的名字。 【赏析】:《归园田居》(十六首)是陶渊明在官场上失意后归隐田园的诗歌。此组作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和向往自由、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第二首:“多贪缘纵欲,多欲必伤生。” 释义:贪婪的欲望会放纵人的私欲
燕居十六首 其五 [注释]迂:迂缓,慢;辔:马缰。长:长久。忍贫:忍受贫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贫困生活的自我调侃和无奈的叹息。诗中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也不愿屈服于屈辱,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忍受侮辱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富差距的认识,以及人们对于贫富观念的不同态度
【注释】 好语:好听的话。噤:闭口,不说话。卑词:谦卑的言语。逃口祸:避免招来非议。却恐遂成偷:担心因此成为窃贼。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不善于说话的人在应酬时的矛盾心理,表现了他谨言慎行而又难以克制自己的矛盾心理状态。诗中以“好语”、“卑词”作对比,突出了其内心活动的特点。全诗用笔简练,寓意深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使君朝天骑霜蹄,朔风猎猎吹裳衣。 译文:赵使君骑着马向朝廷进发,寒风吹动着他的衣裳。 注释:使君:指赵使君,即赵公。霜蹄:指赵公所骑的马匹。朔风:北风。猎猎:指风声。裳衣:指衣服。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赵使君骑马赴朝的情景,表达了对赵使君的敬仰之情。 钲铙聒天山谷应,旌旂弄日龙蛇飞。 译文:锣鼓声震天响,山谷回应着;旌旗飘扬,如同龙蛇在飞舞。 注释:钲铙:古代战争中的一种乐器,声音洪亮
“簿书本不俗,安能碍凉飔。”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彭龟年的《邀凉亭五首 其五》。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赞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逐句释义: - “簿书”指公文或文书工作。 - “本”指本质,本性。 - “不俗”即不平凡,与众不同。 - “凉飔”是清凉之风。 - “少陵”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以深沉的情感著称。 - “冰壑心”指如冰般清澈的心志。
释义:以道义为根本,尤其需要礼来辅佐。有时需要委曲求全,但切勿违背初衷。 注释:燕居,指隐居生活;事以义为本,尤须礼作舆,意思是说做事情要讲道义,尤其需要有礼;致曲,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初,指初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礼仪的看法。他认为,做人做事要以道义为基础,注重礼节的辅助作用。在处理问题时,有时需要妥协,但绝不能违背自己的初心。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