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由基
胡讲书赴张国录讲席之招良月也 初日融霜泮水清,鹄袍翔集宿中庭。 先生有道如阳月,太白占祥聚德星。 注释:泮水:指泮宫前的河流,这里代指泮宫。鹄袍:古代儒者的服装,这里指儒生。横渠:指张载,字子厚,北宋理学家。太白金星:即金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德星:古人认为北斗七星中有颗星叫德星,代表吉祥。安定: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的安定区,是唐代著名的学府。西铭:指《西铭》。自怜一唯无传久,避席何尝识典刑。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元夕同友街游”,然后根据要求分析每句诗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月韵梅梢漏未央,缓寻梦境小相羊。万家灯火天无夜,十里绮罗风自香。”意思是:月光如水洒满枝头,梅梢上滴下清冷的露珠,仿佛在等待未央宫的报晓漏声。慢慢地寻找梦境中的相羊,看那万家灯火通明,天边没有夜的黑暗,只见十里长街上绮罗飘香。“胜友何如罗粉黛
【注释】 聚景园:在杭州西湖之南,为宋代诗人林逋的别墅。凉:指微风习习,令人感到凉爽的天气。 【赏析】 此诗描绘聚景园夏日景色。首句写楼台殿阁,五云缭绕,护檐牙立,非是一般人家可比,突出了其富贵气象。第二句写夏日炎热,树荫下阵阵蝉鸣声不绝于耳,使人感觉十分清爽。第三句写衣巾时被槐花沾湿,进一步说明天气炎热,人皆纳凉。全诗以“聚景园”为中心,写出了夏天的气候特点,以及人们避暑纳凉的情景
【注释】 偶作其一:即《赠张功曹》。偶作,指偶然写诗。 才退愁无友:才退(刚退下)的时候,没有朋友。 时艰悔有家:在艰难的时候,感到后悔有家室。 乡心惭杜宇:惭愧自己的家乡心。 世事付杨花:世态炎凉,像那随风飘荡的杨花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张功曹劝他辞官的答词。 首句“才退愁无友”,诗人说,刚退下的时候,没有朋友。“才退”是指刚刚退朝后,“愁无友”是说没有可交谈的朋友。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衮衮诸公塞要津 - 描述了朝廷中众多重要官员聚集于关键位置,如要塞。 2. 独当椽笔演丝纶 - 指某人独自承担重任,用文笔来展现国家的重大事务或策略。 3. 久陪清禁聊均佚 - 表示长时间陪伴在皇帝身边,享受宁静的生活。 4. 谁道明河不可亲 - 表达了对河流的亲昵之情,认为河水也是可以亲近和理解的。 5. 畿郡喜迎贤太守 - 表示地方郡县很高兴迎接到一位贤能的太守。 6
这首诗是诗人对诗友的回信,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寄傲西峰未肯东”一句,诗人表达了他不愿意在诗歌创作上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追求。这里的“寄傲西峰”意味着诗人愿意在文学艺术的高峰上自由翱翔,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压力。而“未肯东”则表明他不愿意向世俗妥协,继续他的诗歌创作之路。 “论文旧约几时同”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诗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文学理想和追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残经闲竹几” - 注释: 这里指的是寺庙中放置着被遗忘的经书和竹子做的几案。 - 赏析: 此句描绘了古寺中清静的氛围,竹几上放着被搁置已久的经书,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 2. “瀹茗供花瓷” - 注释: “瀹茗”指用热水冲泡茶叶,“供花瓷”则暗示这些瓷器可能是用来盛放茶水的。 - 赏析: 这句话通过使用“瀹茗”,即泡茶的动作,来衬托出一种静谧
诗句释义 1. 自怜骨相太邅迍 - 自嘲因骨相不佳(可能指贫寒或地位低微)而遭遇不顺。 2. 为米折腰依旧贫 - 即使努力改变,但因贫困而无法摆脱贫穷的束缚。 3. 古史多看多警省 - 通过阅读古代历史来反思和警醒自己。 4. 新诗愈改愈精神 - 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诗歌,使作品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性。 5. 与游造物真知己 - 与自然万物为友,找到真正的知己(即与天地万物为邻)。 6.
``` 丞相非嗔客,名流每举樽。 鱼烹惟沼在,鹤化有轩存。 惜欠尧夫子,幸生夷简孙。 平泉落谁手,文献说平园。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益公公平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环境的向往。首句“丞相非嗔客”,表现了诗人对于丞相(这里指的可能是周宰)的尊重和敬仰,丞相不以客人为忤,显示出他的宽容与大度。次句“名流每举樽”,则展现了文人墨客相聚的情景
【注】:1.“石先生”,即石曼卿,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 2.“祖筵”,指设宴饯行。3.“编氓”:泛指平民百姓。4.“从违里”,这里代指进退取舍。5.“执爵”,举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友人郑干赴任广西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用五言短章的形式,对郑干此次赴任的去向作了概括的描写,并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期望和祝愿。全诗四句一韵,语言简练明快,感情真挚深厚。 首联“五岭宜人地,君今捧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