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中
无穷的尘土与风涛,名利两徒劳。 解印便逍遥,算只有,渊明最高。 小窗幽圃,种兰栽菊,心远气应豪。 海上摘蟠桃,不许见、秋霜鬓毛。 注释: ①太常引:词牌名,此处指代作者所作的词。 ②忆归:怀念归去的心情。 ③无穷:无穷尽,无穷无尽。 ④尘土:比喻人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⑤风涛: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⑥名利:名誉和地位,是世俗的追求。 ⑦解印:解除官职。 ⑧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注释】 落日望湖山:傍晚时分,我站在湖边远望湖山。 空蒙里:在迷蒙的雾气中。 剑佩冠裳整顿严:整理衣冠,准备上朝。崔嵬(cuī wéi):高大雄伟,崔嵬起:意即“高耸起来”。 我病正无聊:我生病了正闲得无聊。 见此奇男子:见到这个奇特的人。 急往从之呼不应:急忙过去向他请教,他却不应声。 痴绝还如此:真是痴呆到了极点,竟然这样。 【译文】 夕阳下我独自登上湖山,山影迷蒙一片朦胧
凤凰台上忆吹箫 · 赠吹箫东原赵生 千古虞韶,凤凰飞去,太平雅曲谁传。有碧琼霜管,犹似当年。妙处风流几许,待试问、天外飞仙。西州客,心边赚得,一味春偏。 注释: - 虞韶:古代的一种音乐名。 - 凤凰飞去:比喻乐曲已经失传或消失。 - 太平雅曲谁传:询问谁能够将这种太平时期的优美曲调传承下来。 - 碧琼霜管:形容乐器声音清澈明亮,像碧玉一样晶莹剔透。 - 天外飞仙:形容演奏者技艺高超
【注释】 乌夜啼:即《乌夜啼》,唐教坊曲名。用前韵:即用“乌夜啼”的韵脚,这里指诗的平仄押韵。中庵:寺名。太初岩:地名。太初,即上古之意。浓岚:山间云雾。琼露、霜鬓:都是指白发。兴:兴致、情趣。河倾:指月色偏西。西南:指日落的方向。 【赏析】 《乌夜啼月下用前韵》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此词写月夜独饮,抒发了作者在酒中寻欢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全词以景托情,借景抒情,语言清新明快
【注释】: 乌夜啼:《乐府诗集》有《乌夜啼曲》,为汉民歌,是一首悲苦凄切的曲子。 含晖亭:在苏州市西北,是著名的赏花胜地。芍药:又名将离草、花中之冠,春末夏初开白而微红的花,花色鲜艳,香气浓郁。谢:凋谢。 锦云丛:喻指如锦般的繁密花簇。 临到开时别去:意即花开正盛时,作者不得不与它作别。别去:离别。 苦匆匆:很匆忙。 人乍到:新来的人。 花已老:花已凋谢了。 酒瓶空:形容自己心情落寞,无以慰藉。
乌夜啼闲适 日长谁伴中庵。太初岩,静扫闲庭,独自看晴岚。 岚翠滴。云影湿。雨声酣。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 译文: 日头长了,谁陪我去山寺中庵呢?太初岩,宁静地扫着闲庭,我独自欣赏着晴岚的美丽。 岚(山间的雾气):青翠的山色。岚,指山间云雾。 滴:像水滴一样落下。 云影湿:云的影子被雨水打湿了。 雨声酣(音hān):雨声很响,像是喝醉了酒似的。酣,形容雨声大而急促。 昌黎老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诗句,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此词上阕写长白山中的奇景:山峰高峻突兀,云气缭绕飘荡;下阕写与长白山中道士的交往:道士自诩为中庵友,他怪我爽气多,浮动杯中酒。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乌夜啼因野亭杏为风雨所落 乌夜啼是一种鸟,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叫声。乌夜啼因野亭杏被风雨所落,可能是因为野亭的杏树在风雨中受到了影响,导致果实掉落。 叶间谁缀金丸。一攒攒。只为高枝临水,摘来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叶子之间,有像金色丸子一样的果实,它们聚集在一起。这些果实可能是由某种植物结出的,因为只有植物才可能结出像金色丸子一样的果实。而这种果实又特别珍贵,因为它们生长在高高的树枝上
阶下窦郎丹桂,眼中陶令新诗。 浑教不是宁馨儿。 且得平生慰意。 晓露兰芽香彻,春风杏蕾红肥。 最堪怜处雁行齐。 宜个同声小字
行乐酒尊前,全减向来时节。 今日玉箫声里,卷露荷金叶。 醉中如在凤凰台,风境更清绝。 扶起满身花影,步溪桥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