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赴麟游县过九成宫 百里苍山深,地高无畏暑。 当时移天仗,岩谷化玄圃。 隋唐迭废兴,俯仰成今古。 行人过故宫,马蹄踏柱础。 尚馀粉皮松,野老谈女武。 玉龙拿层崖,直立啸风雨。 最爱醴泉碑,伯仲厕虞褚。 石本遍天下,墨薮刈其楚。 年时北风恶,淫火焚邑聚。 披榛拾瓦砾,周岁何以处。 译文: 我来到麟游县经过九成宫,那里有百里之远的山峦深深,地势高耸让人不觉得炎热。 当年皇帝移驾来到这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要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最后分析诗中艺术手法及效果,并指出其作用。“牵牛延蔓覆檐青,凉气着人如酒醒”的意思是:牵牛花的藤蔓垂挂在屋檐上,使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片青色之中。凉爽的秋风吹拂过来
木芙蓉 南阳气候温,四序花相续。 十月木芙蓉,鲜鲜镂香玉。 花如朝槿妍,叶拟文楸绿。 惜哉开既晚,桃李占春旭。 注释: - 南阳气候温:南阳的气候温和。 - 四序花相续:四季中花朵依次绽放。 - 十月木芙蓉:木芙蓉在十月时盛开。 - 鲜鲜镂香玉:形容木芙蓉的颜色鲜艳,犹如玉石一般。 - 花如朝槿妍:比喻木芙蓉的花如同早晨的槿花一样美丽动人。 - 叶拟文楸绿
诗句释义与译文: 尽室东随贾客船,天教归老旧园田。三河千里无青草,岁在虚危定有年。 注释: - 尽室:全家 - 东随贾客船:跟随商人的船向东航行 - 天教:天命或自然安排 - 归老:回归故里,归隐 - 旧园田:久违的家园田地 - 三河:泛指黄河、淮河和长江一带 - 无青草:形容荒凉 - 岁在虚危定有年:根据天文计算确定年份 赏析:
``` 何时一斗凤鸣酒,满酌与君洗不平。 男儿年少鬓如漆,日落胭脂坡上行。 注释:什么时候能像凤凰那样高歌饮酒,把心中的不平全部倒出?年轻男子的鬓发如同漆黑色,太阳落山后,在胭脂般鲜艳的山路上行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杨弘道对朋友李长源的赞美之词。他用“何时一斗凤鸣酒”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像凤凰一样高歌饮酒,把心中的不平全部倒出。而“男儿年少鬓如漆”则描绘了李长源年轻有为
【诗句】: 伸臂才能引卷窥,修篁如截叶低垂。 行云不散山堂暮,常记钩窗卧看时。 【译文】: 伸展双臂才能拉起书卷来窥视,修长的竹子如同被砍断一般低垂着。行云不断,山中庭院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我经常回忆起在屋檐下钩挂窗户时欣赏美景的情景。 【注释】: 1. 伸臂才能引卷窥,修篁如截叶低垂 - “伸臂才能引卷窥”形容的是伸手可以拉开书本来看的意思
【注】: 1、练帛:用蚕丝制成的绢。 2、内样衣裳金缕纹:指女子的内衣,缝有金丝纹理,非常精美。 3、营营:勤劳的样子。 4、纯被周南化: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一首诗篇名,这里比喻女工纯熟而精湛。 5、不识闲愁作梦云:意思是说,女工们不懂得什么是闲愁,她们只知道在梦中织造出精美的织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勤劳的女工所进行的赞美,通过对其辛勤工作的描述,表达出对女工们的敬佩之情
《枫落吴江冷》是一首元代的七言绝句,由杨弘道创作于元代。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意解析: - 落叶之景:诗的开头“泽国霜馀气象清,萧萧丹叶动秋声”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寒霜过后,大地显得异常清新,瑟瑟的枫叶随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响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 空船载月:紧接着“纶钩收尽丝千尺
【注释】 来复生:指竹笋。竹萌:竹的芽。遗箨:脱落的笋壳,即“箨”。化为芦:竹笋长成竹子。青林:绿林,比喻茂密的树林。岁晚疏:一年将尽。节围肤色愿相如:意思是竹子的节上皮肤的颜色就像人的肤色那样好看,所以希望长得跟人一样高。 【赏析】 此诗写竹林中新笋出土的情景。首句写竹笋脱去外壳长成竹子。“箨”是笋壳,“芦”是竹叶,都属竹类植物;“化”指生长变化,“为”指成为,这里指由竹萌长成竹子
注释: 1. 七月十七日夜步息盍簪坊归二更矣:这是在说,在七月十七日的夜晚,我停下脚步歇息一下,回到盍簪坊。 2. 白纻衫轻两袂风,市桥凉露滴梧桐:这是在说,我的白色苎麻衫子轻薄飘逸,衣袖随风飘动。我在市桥上行走,清凉的露水从梧桐树上滴落。 3. 朱门不锁清秋月,弃与闲坊静曲中:这是在说,朱红色的门并没有锁上,明亮的月光洒在秋天的夜晚,我离开了这个喧闹的街道,来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