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译文】 未完成的刺绣,绣出了花枝。我斜倚在椅子上,默默地想着,似乎在思考着一些事情。春天的风暖和,阳光充足,可我却感到有些困倦。我也如同你那样,在读书时也会感到困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闲适地绣花时,偶一抬头,看到窗外的小花枝,便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想到自己和妻子的情爱相思之苦,便不禁黯然神伤。这首诗写得十分细腻,用笔也很简练,但感情却非常真挚感人
【注释】 羞:害羞。行囊:行李。赁:租用。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滩浅:河床低平之处。狂:猛烈。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行的诗。诗人自山东归途中,乘舟东下,先到济南,再经黄河至齐州(今山东济南市)而达目的地。 首联“羞涩行囊赁客舟”,点明自己因旅途匆忙,没有带足够的盘缠,只好租了客人的船,借以渡过黄河去往齐州。这里“羞涩”二字用得十分传神,既写出自己对长途跋涉的顾虑与不安,又表明自己虽身无长物
【注释】 迎祥观即事二首:迎祥观即事,指诗人到迎祥观去游览时看到的景象。二首,指此诗为第一首和第二首。二尺短碑:指墓碑。石香炉下独支颐:在石香炉下独自支撑着下巴沉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游迎祥观时所见所感。 前两句是说,道士的纸钱灰冷了,女巫也归天去了。纸钱,就是烧给死者的纸钱,用黄纸裹成,上边写有亡人的名字。女巫,指道士的女徒弟,也是道士的妻子。这两句是说:纸钱烧完了
【注】 斜风:逆风。掠尽:吹散。一重烟:一层烟雾。溟蒙(míng méng):云雾弥漫。浑:全、全部。湿却:使……湿。船头:指船上的船头,此处泛指船。作诗肩:指船头高耸如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水乡遇到一场大雨后所写。全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雨中舟行图。首句“斜风掠尽一重烟”写风斜雨急,雨点像刀剑一样,把天边的云烟都割裂开来,雨势很大。次句“云雨溟蒙水接天”描写雨中景色,云雨茫茫,水天相连
【注解】 1. 彦深:人名。 2. 海榴枝:石榴树枝。 3. 题罢:写完诗的意思。 4. 累累:形容果实丰满的样子。 5. 时:指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院中欣赏石榴树的景色,并作诗留念。全诗以石榴花为描写中心,通过对石榴花开、结子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石榴花的喜爱。 首句“小院深沉昼掩扉”,描写了院落深深,白天的时候也把门关了起来的情景。第二句“薰风注意海榴枝”
【注释】 奇石:指形状奇特的石头。年将四十尚无闻,自觉趋跄不入群:意谓到了四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和地位,觉得自己在人海中行走显得有些笨拙,不能与众人同流合污。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首句“年将四十尚无闻”,言自己年纪已近四十,但还没有一点名气,没有受到人们的推崇。次句“自觉趋跄不入群”,说自己走路时显得有些笨拙,不能与其他人混在一起。第三句“闲向水滩寻细石”
【注】凌山:指临山。晓发暮流泉:清晨出发,傍晚到流泉院。岩隈:岩石边沿。爨(cuan)烟:做饭时火的烟气。双池:两个池子。乃知兹地不宜莲:才知道这里不适宜种莲花。 译文:清晨从山上出发,傍晚到达流泉院,院中岩石边的烟火袅袅升起。供佛的池塘里荷叶很小,这才知道这里不适合种莲花。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旅途中经过临山,傍晚时分到达了流泉院。诗人看到这里的环境幽静宜人,于是决定在这里小憩一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次韵裕之元夕山村见寄》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山人不得住山村,败履常穿画戟门。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中之人无法在山村定居,常常穿着破旧的鞋子穿过画有戟形图案的大门。 歌舞满堂非我事,枉教红烛照眵昏。 这句诗的意思是,歌舞声不断,但却不是我的事情,白白浪费了红色的蜡烛照亮我的双眼,使我感到眼花。 注释: 次韵(cì yùn):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读懂,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找出相关的诗句、意象、表达的情感等,最后进行分析概括。“坳堂翠积草生平,时有中庭鸟雀行”的意思是:庭院里的小丘上长满了青草,有时可以看到中庭的飞鸟来回飞翔。“日影满阶全不定,好风轻泛树头声”的意思是:阳光斜照进庭院台阶,但影子却总是变幻无常,轻柔的春风轻轻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音。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沄沄:流动貌,水流的样子。 绨(tī)袍:指破旧的丝织品。这里泛指衣服。 沧溟: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中时所作,表现了诗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首句“飒飒霜风乱鬓毛”,写秋风吹动自己斑白的须发。这一句从杜甫诗中“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化出,用典贴切自然。 次句“沄沄溪水照绨袍”,写江水流动,自己的衣袍也在水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