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不得住山村,败履常穿画戟门。
歌舞满堂非我事,枉教红烛照眵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次韵裕之元夕山村见寄》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山人不得住山村,败履常穿画戟门。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中之人无法在山村定居,常常穿着破旧的鞋子穿过画有戟形图案的大门。
歌舞满堂非我事,枉教红烛照眵昏。
这句诗的意思是,歌舞声不断,但却不是我的事情,白白浪费了红色的蜡烛照亮我的双眼,使我感到眼花。
注释:
次韵(cì yùn): 即用前人的诗词作为自己的诗词的和韵。这里指的是诗人用前人的作品来创作自己的诗句。
裕之:指张裕之,字师道,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称灯节,俗称灯夕或元夜等。
山村:指山中的村庄。
败履(bài lǚ):形容穿着破旧不堪的鞋子。画戟(qí):古代武器,形状像戟,装饰着彩绘的花纹。
满堂:整个厅堂。
非:不是。
我:指作者自己。
事:事情。
枉(wǎng):枉自,白白;徒然。
红烛(hóng zhú):红色蜡烛。
眵昏(chī hūn):眼睛因流泪而红肿,这里用来比喻老眼昏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人的孤独生活状态和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诗人通过对比山村的生活与繁华世界的差异,表达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自我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