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住
【注释】 顶:头顶。玄发:黑色的头发。丝:指白发。回首:回头看。浪宕:放荡。归:回家。西池:即西施池,在苏州市。七十古来稀:七十岁的人很少。古来:历来。物外:世外,超脱世俗。身:自身、自身之身。尘事:世事。休把:不要。心期:心愿。 【赏析】 此词上片写少年游冶不羁的生活,下片写年老归隐后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词作。 “顶中玄发已成丝
【注释】 悠悠:闲适的样子。都:全、尽。钓舟:渔船。下中流:在河中央。卧看:躺着看。白鸥:指鸥鸟。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是作者晚年隐居时期的作品。诗人以钓翁自喻,借隐者之口抒写了自己对世事的淡泊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悠悠世事几时休。”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诗人感叹人生世事纷繁复杂,变化莫测,何时才能停歇?诗人感慨世事的纷扰,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官场的不满。 “身后身前岂足忧
【注释】 忆王孙 · 山居:忆王孙,即《忆江南》,词牌名。 白云间:指山上。 猿鸟渔樵:古代隐逸之士的代称。他们过着一种接近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活。 倚个乔松:靠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 看远山:欣赏远方的山景。 少机关:少用心思。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小令,是词人隐居于深山之中时所作。《全宋词》中共有两首《忆王孙》,一首为唐玄宗李隆基作的《忆长安》,另一首为韦庄所作。这首词以“忆”起句
《闻角》 晓角吹霜海月斜,一声幽梦断天涯。 自非贯作沙场客,谁乡风前不忆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秋夜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晓角”和“寒月斜”营造了一幅寂静冷清的边境夜景,而“一声幽梦”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也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首句“晓角吹霜海月斜”,直接点明了时间是在清晨,海风吹过带霜的月亮
【诗句释义】 清游莫惮路岐赊,但有云山即是家。 此去凤台明月夜,西风肠断《后庭花》。 【译文】 在清闲游赏之时,不必怕路途遥远;只要有那云和山,就是我的家。 这次离去,将在凤台度过皎洁的月夜;西风吹过,令人心酸地想起《后庭花》中的离愁别绪。 【注释】 - 清游莫惮路岐赊:意指游玩时不要害怕路途遥远。 - 云山即是家:意指只要看到云和山,就感到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 此去凤台明月夜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百药所创。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平韵。 西风:指秋风。 露冷梧桐落:露水寒凉,梧桐树叶凋零飘落。 黄葛:即黄葛树,这里借以代指秋天的景色。 促织:蟋蟀。古人常以之为夜鸣之物。 青灯:指油灯。 绿绮琴:传说周穆王造了一架名叫瑶琴的琴,有七条弦,用绿玉装饰,因而得名。 索:琴弦。 【赏析】 这首词写秋夜景物。上片首二句写秋色和秋气
【注释】 宿:停留。报恩寺:在今江苏扬州。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夜半梦回,梦见自己曾是报恩寺的和尚,但醒来后却不知身在何处。全诗意境幽雅,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凄凉塔庙几经春,往事重思迹已陈。”开头两句,诗人点明自己是在梦中回到了报恩寺。“凄凉”二字,写出了报恩寺的冷落、荒凉的景象;“几经春”,说明这座寺院已经荒废多年;“往事重思”,表明诗人心中还存着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些诗句
诗句输出: 一掬云泉漱齿凉,小亭幽绝背山阳。 译文输出: 我捧起清冽的泉水漱口感觉凉快,小亭子位于背对着阳光的地方。 赏析输出: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首句“一掬云泉漱齿凉”,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品尝泉水清凉的感受。接着,“小亭幽绝背山阳”则描绘了诗人所住的小屋位置偏僻,背对着阳光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远离尘嚣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覆雨翻云事可哀:比喻政治上风云变幻,人事不宁。 交情谁是旧陈雷:指那些旧日的友人,如今已如雷声般远去。 夕阳满地无人见:形容黄昏时分落日的美景。 独立风前看落梅:在微风中独立观赏飘落的梅花,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友情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韩愈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感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友情消逝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首句“庭树森沈晚色浓”是写景,描绘了庭院中树木茂密、傍晚时分景色幽深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颔联“修修寒雨满疏钟”是写情,诗人以“修修”形容细密的雨滴,以钟声来衬写雨声,写出了雨声和钟声相融的情境,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尾联“白云一片归飞急,知宿城南若个峰?”是抒情。诗人以问句收束全篇,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旷达之情。 【答案】 译文: 庭院中的树木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