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琦
题节妇卷 陈家有女李家妇,三十哭夫应断肠。 梧叶几番深夜雨,梅花一树短篱霜。 閤东才俊眉俱白,堂北光阴鬓已苍。 不待门前植华表,人间野史百年香。 注释: 陈家:指作者的家族。李家妇:指被丈夫所抛弃的妻子。 三十:指三十岁。哭夫:指因丈夫的死而哭泣。应断肠:应当极度悲伤。 梧叶:梧桐树叶,这里指秋天的景象。深夜雨:指秋夜的雨,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梅花:梅花树,这里指春天的景象。一树短篱霜
诗句原文 昔日郡侯今将相,出师未捷殒边城。 空令父老思黄霸,重使英雄吊孔明。 公论有人书野史,旅魂无路到神京。 东山宾客知多少,谁似羊昙涕泪倾。 注释与译文 1. “昔日郡侯今将相”:昔日曾是地方的长官或诸侯(郡侯),现在却成为了国家的高级将领或大臣(将相)。 - 典故:这里指的是安童参政曾经担任过兴化太守,后来升任参政并分省管理兴化。 2. “出师未捷殒边城”
【注释】: 寓平南善应庵述怀:在善应庵中述怀。 去年过此身犹健,今日重来一病翁:去年路过此地时身体还很好,今天重来这里却成了病弱之人。 乱地风霜如塞上,隔江烟火是莆中:混乱的大地,风霜凛冽如同塞外;隔着江水,远处传来人烟和烟火,仿佛是莆田城。 孤鸿唳月秋空碧,万叶经霜野树红:孤雁鸣叫于秋夜的碧空中,落叶经过霜打后变红,一片生机。 竹下闭门来客少,清谈日与老僧同:竹下关门,来的客人很少
懒听江城奏鼓笳,却从村坞问桑麻。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懒得去听江城的鼓声和笳乐,而是选择向村民询问关于农作的情况。 注释:懒:不愿意;问:询问;桑麻:泛指农田里的庄稼。 赏析:这里通过“懒”字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和无助。而“却从村坞问桑麻”则是诗人主动寻求与自然、与民同乐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既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
【译文】 树下松扉绝点埃,何须海上觅蓬莱。 十年客鬓尘中改,六月襟怀酒后开。 云影不随飞鸟没,江声偏逐晚潮来。 干戈满眼风尘暗,欲别西山首重回。 【注释】 至正己亥:至元已亥,即公元1349年。壶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真净岩:在江西九江市西南。 忠门西江:指江西省的九江地区一带。陈公:指陈樵,字公度,号西江,明末清初文学家。江亭:在江西九江市西江边。 【赏析】
【解析】 “薄宦曾充盐荚使”:指作者曾担任过盐官的职务。“经营邦赋愧非才”:指自己对国家财政管理没有本领,深感惭愧。“斯地还因避乱来”:指因为躲避战乱来到这地方。“欲觅桃源终鳔缈”:想寻找桃花源,但总是难以实现。“偶过莲社且徘徊”:偶尔路过莲社,就在那里徘徊。“家僮莫问村醪熟”:不要询问家中酿造的酒已酿好了没有。“我已兼旬废酒杯”:我在这里已经过了十多天了,连酒杯都懒得拿。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近来南国奏胡笳,处处干戈乱似麻。 注释: "奏胡笳"指的是吹奏北方的胡笳,这是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悲壮或哀伤的情愫;"干戈"则是指古代的兵器,此处用来形容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破坏。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战乱局面的关注和忧虑。他用"奏胡笳"和"干戈乱似麻"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造成的破坏的不满。 避俗每观高士传,过江直访故人家。 注释:
【注释】 和虞伯生寄张总管韵:和韵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要求诗人根据韵律的要求来创作。虞伯生是作者的朋友,他的诗作在此处与作者的诗作相呼应。张总管是作者的同事或上司,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情。 玉署仙人化彩云:玉署是唐代的一个官署,位于长安城北。这里的仙人指的是作者本人。化彩云是指作者被贬谪之后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 见遗文:指作者曾经担任过的官职,即翰林学士。遗文是指那些已经消失的文字或文献。
病中怀王德辉 忆与故人分袂日,游鱼吹浪动新荷。 一年又见黄花老,两地相思白发多。 月落峰头霜满树,雨馀溪上水生波。 知君囊底诗偏好,寄与茅斋敌病魔。 【注释】 1. 忆与故人分袂日:回忆与朋友分别的那一天。 2. 游鱼吹浪动新荷:游鱼在波浪中跳跃,惊动了水面上的新生荷花。 3. 一年又见黄花老:一年的光阴又过去,黄色的菊花已经凋谢,象征着生命的衰老。 4. 两地相思白发多:因为思念远方的朋友
【译文】 我来到县中已经三年,特别喜欢毗湖的春天美酒。 溪上画桥早晨系着马,雨中茅屋夜里连床。 许多黄鸟短歌长叹曲,无数桃花浓妆淡抹妆。 我想学陶渊明归种柳,不栽桃李满河阳。 【注释】 重游蓬壶因呈诸公一笑:蓬壶,蓬莱。指晋人张华《博物志》中的海中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蓬莱文章建安骨”,又《古风》之二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此处借指诗人所仰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