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作县已三载,偏爱毗湖春酒香。
溪上画桥朝系马,雨中茅屋夜连床。
多情黄鸟短长曲,无数桃花浓淡妆。
欲学渊明归种柳,不栽桃李满河阳。
【译文】
我来到县中已经三年,特别喜欢毗湖的春天美酒。
溪上画桥早晨系着马,雨中茅屋夜里连床。
许多黄鸟短歌长叹曲,无数桃花浓妆淡抹妆。
我想学陶渊明归种柳,不栽桃李满河阳。
【注释】
重游蓬壶因呈诸公一笑:蓬壶,蓬莱。指晋人张华《博物志》中的海中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蓬莱文章建安骨”,又《古风》之二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此处借指诗人所仰慕的人。
毗(pi)湖春酒香:毗,音“皮”。毗湖,即毗陵湖,今江苏常州市西北武进湖塘乡一带。毗湖春酒,指毗湖名酒。
溪上画桥朝系马,雨中茅屋夜连床:溪上画桥,指毗陵湖上风景如画的石拱桥。
多情黄鸟短长曲,无数桃花浓淡妆:黄鸟是古代诗歌里常见的意象,这里指杜鹃鸟。杜甫《月夜》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里的故乡月亮和杜甫自己都成了思乡之情的载体。杜甫在《客至》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与“蓬门”都暗喻自己的贫苦处境。而“短长曲”“浓淡妆”则用来形容桃花。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的“春风吹又生”正是桃花盛开时的景象,也是诗人希望生活能像春风吹过的草木一样,充满生机。
欲学渊明归种柳,不栽桃李满河阳:渊明,指东晋陶渊明,他弃官归隐田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河阳县,汉时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当时诗人在毗陵郡(今江苏常州一带)任司马。这首诗以描绘毗陵风光和抒发归隐之意为主要内容。前两联描写了诗人在毗陵看到的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后两联则表达了作者想要回归自然,过一种闲适的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