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琦
【注释】白衣:白色的衣服,这里指捕鱼人的装束。操舟:划船。西风:秋天的风。芦荻:芦苇。稚子:小孩;幼童。惊:惊动。滩水:急流的水。安流:平稳的水流。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渔人驾船捕鱼的画面,诗中写秋日,白帆红蓼,两岸芦荻,一派清丽景色,但渔父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全诗以“题捕鱼图”为题,实则是咏渔父不惧险滩、奋勇向前的精神。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出了渔夫那种敢于冒险的勇敢精神
这首诗是赵孝子卷,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全诗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个关键词作为注释。下面是诗句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1. 仙居连朝雨雪集,孝子血泪盈衣襟。 - 诗句释义:仙居连续下了一整天的雪,而这位孝子的血泪已经充满了他的衣服。 - 翻译:Snow fell throughout the day in the fairyland, and the son's blood filled
诗句原文: 林外轻风帽影斜,客衣近染紫山霞。 等闲点检春多少,墙角蔷薇几树花。 翻译与注释: 卢琦在《草萍驿和萨天锡》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色的画面。诗人身着旅途中的衣裳,帽子随风轻轻倾斜,似乎被山间的风轻轻拂动。他的衣服上沾染着山间的紫色霞光,这或许是他在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劳累。 在这看似平凡的一天里,卢琦却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他不经意间观察周围的景致,发现墙角生长着几株盛开的蔷薇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野径穿云入翠微:指一条小路穿过云雾缭绕的山峦,进入了苍翠幽深之处。 - 山家茅屋掩柴扉(fēi):指山中的农家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门扇上覆盖着厚厚的柴叶。 - 扁舟独钓沧江上:指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一个人驾着小舟独自垂钓。 - 风雨满船犹未归:指尽管已经遭遇了风雨,但小船上的渔人却依然没有回来。 赏析: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注释: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郊,因诗人王之涣《送别》诗中有“停车作个留连计,又上寒山望故乡”之句,故名。 古寺萧条枕碧漪:萧条,冷落;碧漪,指清澈的水面。 几人泚笔好题诗:几个人挥毫写诗。泚笔,用笔沾酒。 客船也有钟声到,不是姑苏夜半时:客船也停泊在寺庙旁,听到寺庙里敲钟的声音,知道不是夜晚,因此知道不是姑苏的午夜时分。 赏析:此诗是王之涣的《送别》。首句“古寺萧条枕碧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注释】 蒲萄:葡萄。相如:指李延年。 消渴:口渴,这里指病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饱满的葡萄来比喻李延年的才艺,赞美了他的音乐才能;又用“相如”二字暗讽李延年因贪恋富贵而忘怀了国事,表达了对李延年既赞赏其才艺又惋惜其不能为国尽忠的复杂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以物喻人,借物抒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君厌区区簿领劳 - 这句诗表达了对琐碎文书工作的厌倦之情。"区区"指细小的事物或事务,"簿领"则指的是官府的公文或工作职责。诗人通过使用“厌”字,传达了对于这种日常琐事的不耐烦和疲倦。 2. 诗人相对便挥毫 - 诗人在这里指的是自己,"挥毫"是指书写或者绘画。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文人在闲暇时挥笔泼墨、抒发情感的情景。"相对"可能意味着有朋友或知己相伴
《寄泰宁鲍县尹 其一》是元代诗人卢琦的作品,创作于至正十二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泰宁途中的所见所感。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附上赏析。 首句“重冈复岭渺天涯”描述了诗人所见的山峦重叠,远处望去无边无际的情景。重冈复岭象征着艰难险阻,而“渺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遥远的感叹。 次句“触热驰驱力欲疲”表达了诗人在酷热中长途跋涉,感到身心疲惫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云岩书院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书院的赞美之情。 首句“路入秋云翠几重”,描绘了书院所在地的秋天景色。诗人用“秋云”来比喻山峦叠嶂,用“翠几重”来形容书院周围山色的变化和层次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院地理位置的独特欣赏。 次句“人烟山色水声中”,进一步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诗人用“人烟”来形容书院周边的生活气息,用“山色水声”来表现书院所在地区的自然美景
寄泰宁鲍县尹 其二 鲍侯招客梵宫游,杰阁岧峣近斗牛。 山势北来如展幕,溪流西去可通舟。 半峰落日孤城晚,一榻凉风万叶秋。 想有新诗留绝顶,还应寄与故人不。 注释:鲍侯(指鲍县尹)邀请客人到梵宫游玩,那里有高耸入云的杰阁,如同在斗牛之间。山峰从北方延伸过来,宛如展开的帷幕,溪流向西流淌,可以通船。半山腰夕阳西下,一座孤城显得格外宁静;夜晚,一榻之上,微风拂过,万叶飘落,一片寂静。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