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洵
【注释】 益公:李时亮,字子长。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牡丹:花名。杨妃:唐代皇帝唐玄宗的宠妃,姓杨。嫔目:指贵妃的美貌。 比儗:比喻。莫嫌:不要嫌弃。鱼共贯:鱼儿用渔网罩着游动。轻狂:轻佻放荡。邹枚:战国时齐国人邹忌和枚乘。他们曾夜归,故用以自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牡丹诗,诗人以双鱼牡丹为题,抒发了对杨妃之美的赞美之情。全诗以“牡丹”为中心意象,通过牡丹与杨妃的比拟
道傍见牛舐犊有感 人物本来同一原,于何却作两般看。 祇应气质生时异,差别从兹有万端。 注释: 道傍见牛舐犊有感:在路旁看见牛儿舔舐小牛犊的情景而有所感触。 人物本来同一原:人物本为一体,原本相同。 于何却作两般看:为什么却要分开看待呢? 祇应气质生时异:只应该由于出生的时候不同。 差别从兹有万端:差别从此开始有很多了。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以“牛舐犊”的普通现象来比喻人性中的爱憎之情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应召入朝为中书舍人期间所作。诗人以“再韵呈诸公”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 第一句“羞将华发照青衫”,意思是说,我不愿意将自己的白发映照在青衣上,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失意和沮丧。这里的“羞”和“耻”都有羞愧、耻辱的意思。而“华发”指的是年老的头发,“青衫”则是文人常用的服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愿让自己的白发映照在青衣上
【注释】 次韵:诗的体裁,和原诗用同一种形式,内容相呼应。 刘寺簿:官职名。寺簿官是管理寺庙的官吏。 庙燕集:到庙中聚会。 王大夫:对别人的尊称。 山林: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译文】 旌旗飘飘乱了晚霞的辉光,我高兴听到你胜地聚会的消息俯视云沙。 你的新诗宛然像风行水上,和暖的气息就像春天在花开时节一样。 大隐不要嫌朝市太喧闹,红色的旗帜映衬着锦绣的衣服华丽。 尘土中短小的簿册如今是仓氏
【注释】 ①归程:回家的路上,比喻仕途。 ②“趣驾”二句:意为:快马加鞭不知千里之远;抖擞衣襟才觉得一身轻松。 ③“霜林”二句:意为:霜打竹林柏树一样坚韧劲直;世间路上风波又何妨。 ④“独我临分”二句:意为: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离别时感到悲伤;从今以后我的心灵向谁诉说呢? ⑤“怀抱”二句:意为:我的胸怀里充满忧愁;要向谁说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离开后,在临别之际,有感而作
诗的逐句释义 第1节:小雨浪憎春日迟,轻寒自与晚花宜。 - 注释: 小雨讨厌春天的到来,因为它来得过于迟缓,而春天的轻寒正好适合晚上盛开的花。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季来临的不满和对轻寒的喜爱。春天被比喻为“雨”,因为春雨常常是细如牛毛,连绵不断,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而“轻寒”则是指春天的早晚温差大,给人带来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这里的春日被形容为“迟来”
诗句如下: 土牛方著劝农鞭,画鹢俄闻叠鼓喧。 别驾但知催理楫,邦人政自欲攀辕。 黄堆荒径重寻菊,绿拥高堂更树谖。 只恐清朝方急士,未容一室老陈蕃。 接下来是译文和赏析: 译文: 在这片土地上,农民用耕牛犁地,象征着农业的勤劳和希望。画鹢(yi)船在水面上航行,听到战鼓声不断传来,这是军队出征的场景。地方官员只知道催促处理船只,而百姓们却渴望能够攀着车辕,表达对和平的向往。菊花在黄泥路上生长
【译文】 平生志业在于经纶,年老未充观国宾。 □道心□地镜,固应文□挂夫绅。 大儿从昔轻馀子,丞相何时荐此君。 莫为穷通移晚节,岁寒方始见天真。 【注释】 ①王驹父:即张王禹偁,字觉王,自号玉潜居士,宋太宗天禧四年(970)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博士、大理寺丞等职。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商州,后来被召还朝廷,任知制诰。后官至工部郎中、史馆修撰。他一生崇尚气节,坚持操守,反对谄媚逢迎,为时人所敬重
季章命赋周益公府双头莲盖太守所送者 桃根桃叶竞妍华,清远谁知别有花。 天为苍生娱一老,地从绿水涌双葩。 流传已入骚人句,走送曾烦刺史家。 却笑昌黎求玉井,路迷青壁重咨嗟。 注释: 季章:指作者的朋友。 命赋:命令赋诗。 周益公府:指周益公的府第。 双头莲盖:指莲花形状的伞或盖。 太守所送:指周益公送给作者的。 清远:形容桃花的清新高洁,也指诗人。 别有花:另有一种花,这里指荷花。 天为苍生娱一老
张王臣赠送给我一首以"诸公"字韵的诗,我就席而作。 圜扉草色绿于衫,晏子何劳更解骖。 剩喜文书清幕府,翻嗟宾客滞湖南。 迟回愧我非高士,邂逅因公尚剧谈。 清夜论诗到山谷,棒头妙旨欲重参。 注释: 圜扉:指宫门。晏子:即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齐景公曾命其为相。晏婴辞官后,常乘小车载着车帷、车轴,在郊外散步。见《晏子春秋》。 “草色碧于衫”中的“衫”,疑为“衫衣”之误。 晏子:即晏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