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通
注释:天惠樵阳这个地方,是否真如人们所说那么繁荣?文翁的旌旗已经回来了两次。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樵阳作的《樵阳》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对樵阳这个地方作了比较深刻的描绘。开头两句即点题“天惠”,又用典,说文翁曾经两度到访樵阳,并留下了旌旗,使这里名声大噪,成为名胜之地。第三句“岂厚哉”三字,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淳朴热情的赞美之情
麻姑山直斗牛角,形胜拥断东南隅。 五百年来畜英气,特为吾宋生真儒。 李姓觏名泰伯字,风骨古秀飘髯须。 其人于世少似者,无乃稷契荀孟徒。 自伤出处苦奇剥,不得寸禄遮妻孥。 归来筑室郡北郭,反关唯作文字娱。 先生之门足高第,中间仲父有辈无。 曾继先生列科举,简编满载三十车。 先生不遇子亦退,高文懿行夸江湖。 麻源谷口田数顷,岁计取足无赢馀。 生涯俯就隐意决,便弃城邑庐郊墟。 上有慈亲享甘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岘山》。下面逐句释义: 1. 仙翁移守明年春,□书小子中自论。 仙翁(仙人)即将离开,明年春天再回来。他的儿子中自论(议论),对此事进行评论。 2. □嗟羊公不血食,乃表乞庙于山樊。 有人感叹羊祜没有享受到祭祀,于是在岘山上为羊祜建庙祈求神灵保佑。 3. 因复为山发风咏,辞气浩浩涵胚浑。 因此又为岘山写了一篇风咏文章,言辞浩荡,气势磅礴。 4. 又不柬弃贱且鄙
【注释】 凉轩:清凉的屋子。古邑:古时的小城或小县。已清旷:已很清静,很空旷,指幽静。凉轩尤洒然:特别清爽。尤:尤其。洒然:清爽的样子。檐楹(yán yíng)低:屋檐和廊柱。竹树:指院中竹林和树木。城郭带云泉:城郭上环绕着云雾缭绕的温泉水。铸水:指泉水。孤吟地:独自吟咏的地方。流觞(shāng chuāng)避暑天:在流泉旁边避暑乘凉。应嗟吾土隘:应该感叹自己的狭小土地。应:应当。嗟:赞叹。
岘山 否则楚山尽奇秀,岂将怀□□□村。 山旧有亭亭有碑,碑前□见堕泪痕。 独使庭坚忽不祀,可□今古多朱轓。 仙翁下车郡即治,旋日鞭马城南奔。 踟蹰山头念往事,言不轻发心暗扪。 吾州祠宇数十百,何功何惠牲牢飧。 而令公作若敖鬼,嗟我庸敢夸雄藩。 玉书寻许□祀典,庶令贤者终天存。 士民欢笑□□诏,□□日□新宫垣。 梁国入吴毁淫祠,泰伯子胥方独尊. 南阳守睦祠子陵,浙东薄俗渐已敦。 仙翁还作叔子庙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讼庭无事意徘徊”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案件的法庭上,心情感到悠闲而不安地来回走动。"讼庭"指的是法庭,"无事"指没有案件需要处理,"意徘徊"则表达了一种心神不宁、思绪万千的状态。 2. “长啸西风酒满杯” - 描述了一个人在西风吹拂下,对着空无一人的法庭(因为无人诉讼,故称为"无事庭")发出长长的啸声,并且喝得满满的酒杯
注释: 1. 麻姑山一首赠陈仲父贤良兼泰伯先生:这首诗是作者在麻姑山赠给陈仲甫和泰伯先生的。 2. 莲社竹溪诧高逸:莲花聚会,竹林溪流,都显得高逸脱俗。 3. 究竟未免归狂愚:终究不免回到那狂放愚蠢的世俗中。 4. 争如仲父与泰伯:不如仲甫和泰伯两位先生。 5. 相乐以道情愉愉:互相快乐,用道理来使心情愉悦。 6. 文酒逢迎二十载:文酒之欢,逢迎了二十年。 7. 一日不见已为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明确考查方向及考点,如“内容要点”“手法特点”“语言风格”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答。 【答案】 ①“游熙春台”四句:诗人登上了邵阳的名胜——熙春台,并由此展开了联想。邵州(今湖南邵阳市)是唐代著名的山水州,山美、水美、人更美;邵州风光秀美,秀丽多姿,为唐代山水诗所赞美。诗人站在熙春台上,放眼望去,看到邵州的山水之美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鉴赏。解答时注意抓住诗句中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并注意分析手法和语言特点。“秦楼十二玉梯横”“疑是嫦娥弄春色”这两句,写元宵夜灯会盛况。“秦楼十二”,指京城元宵灯火辉煌;“玉梯横”,指灯节前夜,人们纷纷登高赏月,游观灯会。“紫府千门夜不扃”,意即紫微宫中千家万户通宵不关门户,热闹非凡。“疑是嫦娥弄春色”,意即仿佛是仙女在玩弄着五彩缤纷的春色。 【答案】 示例
吾闽山水州,佳丽发于邵。 中有登高山,迥与蓬莱肖。 万家鸡犬环,四面城池绕。 木老烟苍苍,天低云杳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