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畅
【解析】 题自然观,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观”字为线索,写剑阁门西第一峰的自然风光。首句点明地点;二句写道陵成道有高踪,即指道教的祖师老子成仙的地方;三、四句写行人若上升仙处须拨白云三四重,即说登上第一峰顶时,须从白云中穿行三四重才能看到道陵成道的遗迹。全诗语言简练,层次分明。 【答案】 剑阁门(古称剑门关)西面第一座山,就是有名的剑阁山。山上有个叫道陵的人,他修行成道后,留下了许多遗迹
注释: 六星宫里一星归,指的是天上的北斗七星。行到金钩近紫微,意思是走到离皇帝很近的地方。侍史别来经岁月,指的是过去的侍奉历史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今宵应梦护香衣,意思是今晚可能会做关于香衣的梦,因为香衣是皇帝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金钩驿遇到了崔员外使回入京,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诗人通过描绘北斗七星和皇帝的位置,表达出对崔员外的尊敬和祝福。同时
这首诗是唐代王维的《山出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出云(第一行) - 诗句:山出云 - 译文:山峰上出现云雾 - 注释:这里的“山”指的是高大的山峰,“出云”则描绘了山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 赏析: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空灵、神秘的气氛。 2.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第二行) - 诗句: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 译文
诗句: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译文: 在黄河之畔的北楼之上,群山环绕,座无虚席;微风习习,水波荡漾,凉爽舒适,谁能安眠? 诗词注释: - 黄河:指中国第二长河,流经陕西、山西、河南等省。 - 山满坐:形容座位上的人非常多,如同座满青山。 - 谁忍卧:表达了一种不忍离去、留恋这美景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畅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注释】 1. 窦巩:字茂则,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 2. 江陵:地名,今属湖南省。 3. 韦协律:韦皋,唐朝时期的名相,封昌武郡王。 4. 丘门:即乡里,指家乡。 5. 凄怆:悲伤、凄凉。 6. 荆南:荆州,古称“荆”,这里代指荆州。 7. 为报:为了报答。 8. 宿同眠御史床:与窦巩同宿在御史台的官邸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他的好友和同年进士窦巩的一首送别诗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 注释:徐城的积水已经流到了淮河的尽头,从月光中看过去,可以看到泗州的山水。 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注释:听说在泗滨的清神庙中,有清脆悦耳的音乐传来,现在这美好的音乐还在谢家的楼阁中回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晚来到泗州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首句“徐城洪尽到淮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徐水汇入淮河的壮阔景象;第二句“月里山河见泗州”
【注释】 城东王驸马亭: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孟浩然并称唐代四大诗人。他的诗多描写隐居山林的生活。此诗即是写他隐居山中时所游览的“城东王驸马亭”。驸马,即唐玄宗的儿子李亨,被封为太子。 城外无尘水间松:指王维所居辋川别墅。辋川别墅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依山而建,周围群峰环抱,景色优美。 秋天木落见山容:秋天树木凋零,露出山的本来面目。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萧史
【注释】 九重:指宫廷。深浅:高低,比喻等级差别。人不知:皇宫中的人不知道。金殿玉楼:宫殿的名号。倚朝日:倚靠朝阳。御沟:指昆明河,在长安城西。流:流出,流淌。宫花:宫中的花。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写雨后的景致,来暗赞皇帝的圣明和朝廷的清明。首句“九重深浅人不知”是说皇帝深居宫中,外面的人不知道他的喜怒哀乐;次句写皇宫之华丽,“金殿玉楼”是皇宫的象征,而皇帝却很少露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注释: 1. 临坛付法:在寺庙里传授佛法。 2. 十三春:指时间,十三年。 3. 家本长城若下人:说自己出身贫寒,与“长城”相对照。 4. 芸阁:书斋。 5. 南山钞主:指的是自己曾在山中隐居,与“南山”相关。 6. 前身:过去的经历或身份。 赏析:
诗句输出:不值分流二江水,定应犹得且同行。 译文:不应该在两江的分流处停留,应该继续前行。即使要分别,我们也应该同行一段路程。 注释:不值(不能) - 表示不应该;分流(分岔) - 指水流分开的地方;二江(两条江) - 泛指两条河流;定应(一定应该) - 表示肯定;犹得(还应该)- 表示继续;同行(一同行走) - 表示一起走;三千里外(三千里之外) - 表示距离很远;情人别(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