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夷直
【注释】 酬:答谢。唐仁烈:人名。相别后喜阻风:相别后高兴得不能乘船,因为遇到大风。见寄:收到你的来信。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诗人在舟中见到朋友的来信,便写下这首诗,以示答意。全诗写景抒情,感情真挚。 “离心一起泪双流”,起首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离心”指离别之情,“一起”即同时,“泪双流”指泪水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和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诗句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者的情感。如“久喜房廊接”,久:长;喜:高兴;房,屋舍;廊,走廊;接:连接、相接。“今成道路赊”,赊: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过去我们喜欢在屋舍的廊檐上相见,今天却只能远远地望见。“明朝回首处,此地是天涯。”意思是说:明天早晨回头一望,这里竟是遥远的天涯了。 【答案】 发交州日留题解炼师房。 久喜房廊接,今成道路赊。
以下是对《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诗句的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1. 不热不寒三五夕,晴川明月正相临。 诗句释义:这个夜晚既不炎热也不寒冷,晴朗的夜空下,明亮的月亮正好映照着水面。 关键词注释:三五夕,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日的晚上。晴川,形容清澈的河流或湖泊。明月正相临,即明亮的月光正好照在河面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中秋夜晚,天气晴朗,月光明亮,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酬卢郎中游寺见招不遇》是唐代诗人裴夷直所作,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裴夷直对友人卢郎中未能如约相见的遗憾和感慨。下面将逐句解读诗句的含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 偶出送山客: - “偶出”:偶然出行的意思。 - “送山客”:送别山上的客人。 - 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偶然外出,为的是送别的一个远行者。 - 注释:诗人因应卢郎中邀请而偶然出门,送别了一位山上的访客。 - 赏析
诗句原文: 好觅凌霜质,仍须带雨栽。 注释: - 好觅凌霜质:意指想要找到那些坚韧不拔、能够抵御寒霜侵袭的松树。 - 仍须带雨栽:意味着这些松树需要在雨中生长,才能够茁壮成长。 译文: 在寒冬腊月,你需要寻找那些能够经受住严寒考验的松树,它们就像勇士一样,即使在风雨中也能顽强生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松树的生长过程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坚毅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注释】 题断金集:题写《断金集》。《断金集》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编,其中有许多悲愤慷慨的篇章。 一览断金集:指在《断金集》中看到许多悲痛的诗句。 再悲埋玉人:指在《断金集》中读到许多哀悼被埋藏起来的美人的句子。 牙弦千古绝:指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珠泪万行新:指读《断金集》,见到了许多悲伤动人的新作。 【赏析】 《题断金集后》
【注释】 方丈:一丈见方的池塘或水池。 循涯:沿着池边。 见底:池底。 似非深:不像很深,但也不浅,即不深不浅。 永日:整日。 无波浪:没有波涛。 澄澄:清澈的样子。 照我心:映照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幽的池塘画面。首句写池塘水浅,次句说池底似乎并不深(不是像水深一样那样)。第三句是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感受,说在整日里水面平静,没有波涛荡漾,十分清澈。最后一句写池塘水清如镜
注释: 前山,即前面的群山。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 意思是说,我以为只有一层层绿意盎然的山峦,却不知道山上还有更多。 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傍晚时分,云雾缭绕,更显出了山中的几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林的层次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第二句“晚来云映处
【注释】 秋树:秋天的树木,比喻年老的人或事物。 暖:温暖,指阳光充足。 凋:枯萎、死亡。 尚:仍然,依旧。 摇动:摆动。 青枝:绿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通过写秋树与松桂的不同,来表达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看法,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秋树却逢暖",诗人以秋树为象,写出了它面对阳光充足的情况,依然能够保持生命力的状态,暗示人也应该像这秋树一样,即使在困境或者恶劣的环境中
注释: 席上夜别张主簿在烛光的照耀下,红烛剪开后又添上了蜡烛,绿酒斟得满满的。 不担心前路漫长,只害怕这夜晚太短暂。 译文: 在烛光的照耀下,红烛剪开后又添上了蜡烛,绿酒斟得满满。 不担心前路漫长,只害怕这夜晚太短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席上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席上的饯别,以烛剪添杯和烛光映照为画面,烘托出宴席的气氛,渲染惜别的深情;后两句写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