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镜 善导
【注释】 修西方十劝:指《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念佛法门”,即修行十种净土法门,包括称名念佛、观像念佛、观行念佛、回向发愿、忏悔业障、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读诵大乘经、劝发四弘誓愿等。 八:佛教语。谓八万四千。 教:教义。 修:修行。 念佛:念阿弥陀佛。 牟尼(mó ní):梵文音译,意为光明,是佛的通称。 法:佛法,佛教的教义。 应须:必须。 遵奉:遵守,服从。 本师:对佛或师长的尊称。 言
【注释】 修:指修行。西方:佛教称极乐世界为“西方”。劝:劝戒。念佛:念诵佛号,表示信奉。真心为上首:即以真心为本。念佛,是修心,所以是“真心为上首”。化佛:即化身成佛。来迎:前来迎接。愿诱:诱导之辞,愿者所求。 【赏析】 这首诗写净土宗信徒的信仰活动。他们深信,只要虔诚念佛,一心归依阿弥陀佛,就能达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享受无尽的幸福。 诗的前两句写净土信仰的核心内容
【注释】 修西方:修行西方净土。十劝:佛教用语,指十种劝诱,即“礼敬如来、具足戒律、广作布施、读诵经典、赞叹正法、劝助众生、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恭敬佛像、同禅定者”。二:二愿。念佛:念佛三昧。澄心:清净的心意。决:坚决。愿:心愿。西方:佛教称佛祖居住的地方,是极乐世界或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净土。临终:死亡时。自见:自己见到。如来至:如来(佛)降临而至。【赏析】 这首诗是净土宗信徒在临终时向佛陀忏悔
【注释】 修:修行。十劝:指佛教中的“净土宗”。念佛是其基本修行之一。断爱贪:即断绝对世间一切物质的贪欲。临终心净见如来:指临终之时,心中所想都是佛,见到的也都是佛。似月清光照碧潭:形容佛光普照,如同明亮的月光照亮清澈的池塘水面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净土宗修行的诗歌,强调的是念佛和断舍离的精神追求。诗中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面对死亡时的心态,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注释】 劝君:劝你。四:指“四众”,即出家人、在家居士、男女居士和沙弥尼等四种不同身份的人。念佛心:指修习念佛三昧,以佛为依,以阿弥陀佛为愿,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移志:改变志愿,舍弃俗念。宝华迎,指迎接宝莲宝座。观音势至:指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众生。势至,梵语音译为“摩醯首罗”。 【赏析】 这首偈语是一首劝诫诗,劝人不要因修习佛教而放弃世俗生活,不要因念佛三昧而改变志愿
注释: 修西方十劝 劝君五,莫辞念佛多辛苦。思惟长劫生死轮,更向何人求出路。 释义: 劝你五次,不要抱怨念佛很辛苦。思考那漫长的生死轮回,又该向谁寻求解脱的道路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劝导诗。诗人以“劝君五”起兴,反复强调念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告诉人们,念佛是一种修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达到解脱的境界。但是,念佛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劝人念佛,以脱离生死的苦海。“十劝”指十条劝告。“修”指修行。“六”为“一念心”,即一个念头或瞬间。“念佛时中恒相续”意为在念佛时,一念心始终不断。“假使不念顺凡情,何日得离生死狱”意为如果不按照佛法修行,如何能够脱离轮回之苦? 整首诗传达了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强调通过修禅、念佛等修行方式,可以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同时
【注释】 修:修行。西方十二时:佛教谓阿弥陀佛居住之西方净土,有十二层天。此指极乐世界,是佛教所传西方三圣之一。子:指日中之时,也就是正午十二时。一往生:直译为“往生”,意译为“往生净土”。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念佛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阿弥陀佛的虔诚信仰和坚定的信念。全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修行者日夜诵经念佛、心无旁骛的场景,以及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首句“修西方十二时”点明了主题
【注释】 修西方十二时:指在修行中应遵循的十二个时辰,即寅时到亥时。 晡时申(būshí):傍晚时分,申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大约是下午三点左右。 阗(tián)健(jiàn):形容人身体健康,强壮有力。 虚作世间尘(huī zuò shì jiān chén):白白地浪费世俗中的尘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修行时对于时间的珍惜和修行的重要性的看法
注释: 修:修行,修炼。十二时:佛教认为人的一天有12个时辰,即从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到亥时(晚上19时至次日凌晨1时)。这里泛指时间或时光。 光景:比喻光阴。何能久:怎么能够长久? 看看:转眼之间。无常:佛家语,指生死轮回的不可避免。即:就。到来:出现。莫教:不要。佛字:佛教中的“法”字,代表佛法、佛法的教义;“字”是文字、文字的记录。离心口:离开口头禅,指不要迷信。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