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玉
【解析】 此诗首联“天书曾赐返岩扉,重应轺车拜紫微”两句,是说张孝逸在皇帝的旨意下,又回到京城。“天书”指诏书,“岩扉”,指山岩的门。这里用典,说明张孝逸曾经被朝廷重用。“重应轺车拜紫微”,再次受命出使,去拜见皇上。 颔联“振袂晓趋中禁路,濡毫昼坐列仙闱”,意思是说清晨就起身,向皇宫进发;坐在皇宫中,手拿笔写诗。这是对诗人当时情景的刻画,表现了他对这次重任的重视。 颈联“云边日转龙旗动
零落栖迟一病人, 莺花正遇帝城春。 途穷不肯轻垂泪, 道在长甘固守贫。 陋巷草深前夜雨, 空斋甑掩昨宵尘。 杜陵何事真愚拙, 却欲虞廷自许身。 诗句释义: 1. 零落栖迟一病人:“零落栖迟”形容自己处于困境或孤独中,而“一病人”则强调了自己病弱和无助的状态。 2. 莺花正遇帝城春:“莺花”指的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而“帝城春”则暗示了京城的春天,这里的“正遇”表达了与春天相遇的情境。 3.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严亲端笏侍龙旗,爱子相从着彩衣。 - 译文:在尊贵的父母面前,他们恭敬地持笏(古代官员手执的一种礼器)并侍奉龙旗(皇帝的旗帜),而心爱的儿子则穿着华丽的衣服跟随左右。 - 注释:端笏表示庄重,龙旗象征皇权尊贵。彩衣代表着喜庆和祝福。 - 赏析:通过描绘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尊敬,表达了一种家庭和睦、尊荣的氛围。 2. 千里神都瞻王气,两淮春水漾晴辉。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挽学士王达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 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 【缟纻论交】指的是以白色细绢制成的礼服进行交流或辩论,这里比喻两人因学术而结下深厚的友谊。"华颠"是指头顶,这里用来形象描绘他们因为讨论得激烈而相互碰撞到了一起,就像是撞到了头顶一样。 - 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 【蓬沙紫塞】意指荒凉的地方
【赏析】 这首送别诗,以惜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全诗情感真挚、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含蓄隽永,耐人玩味。 首句“相逢不计别来年”,意思是说,我们虽然分别已久,但今日重逢,无需再计较别离的时间长短。这里的“不计”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友人深深的关怀。 次句“君鬓如蓬我皓然”,诗人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自己与友人的不同形象。诗人自己虽然已经满头白发
《新秋早朝》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描写皇帝早朝的情景,通过描写景物,反映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诗句释义: 1. "宫井梧桐叶乍飞,新凉先到侍臣衣":皇宫的井旁梧桐树上,叶子刚刚落下,新凉的气息已经吹到了侍臣们的衣上。这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新凉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宫廷中的气氛。 2. "苍龙阙上银河转,丹凤楼头玉漏稀":在宫殿的高处(苍龙阙),可以看见银河在转动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诗。“长干”是苏州城名,“不记年”说明作者对苏州的思念之情已经淡忘;“南楼明月几回圆”是说在苏州时,每到中秋节夜晚,总是看到月亮高悬,一轮皎洁的明月。“情生疏雨残灯后”“人在重云远树边”,是说诗人在苏州时,每当夜深人静,就会想起远在京城的朋友,于是便在残灯下,听着细雨声中传来的阵阵笛声,心中不免泛起层层涟漪。“此地寒销葭管夜,南方春近杏花天。”“此地”指北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马先生致仕还松江》。下面是逐句释义: - 十载黉宫坐冷毡,旋因致仕远辞天。 注释:在京城的学校(黉宫)里度过了十年,现在因为退休而远离了这里。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和对退休生活的感慨。 - 桑榆暮景逢明世,桃李春风忆少年。 注释:晚年的生活就像夕阳西下的景象一样,而回忆中的少年时代却是春风得意。 赏析
双溪草堂 清溪窈窕合流深,长望茅堂溪水阴。 明月关河千里梦,夜窗灯火十年心。 题诗尚记江如练,列坐空思风满林。 安得投簪陪杖屦,一庭春草映青衿。 注释: 清溪窈窕合流深,长望茅堂溪水阴。 清幽的溪水流得很深远,常常望着茅屋的草堂。 明月关河千里梦,夜窗灯火十年心。 月光照亮了遥远的边境,我思念家乡的心绪就像十年的时间那么长久。 题诗尚记江如练,列坐空思风满林。 我在江边留下的诗句像白练一样清晰
【注释】 左掖门:唐中书省的正门,位于长安城北。禁城:指京城的皇宫。枝上:即“枝头”。幽谷闲关调:幽静的山谷里没有声响的鸟鸣。东风宛转声:风声柔和舒缓。仙韶奏九成:传说舜时乐师所奏《箫韶》九成之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莺啼为喻,赞美了春天的美好。 首联写莺在禁苑枝头婉啭的情态,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氛,同时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欣喜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颔联写莺啼之声,不是幽谷里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