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诗句释义 1 旅况异忧乐,高怀同古今。 - “旅况”:旅行时的状态或环境。 - “忧乐”:指心情的喜怒哀乐。 - “高怀”:高尚的胸怀、志向。 - “同古今”:与古代和现代都无异,表示心境宽广。 2. 共承明主惠,不愧昔贤心。 - “明主”:英明的君主。 - “惠”:恩惠、好处。 - “昔贤”:过去的贤人。 - “不愧”:无愧于心,意为没有辜负过去贤人的心意。 3. 把酒山月白,弄琴江水深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 “舟中杂兴”是题目,点明写作内容,即作者在船上的即兴之作,因此诗的第一句就是全诗的总纲。第二句“烟销江水长”描写了船行途中的所见。第三句“佳人爱绿水”,写船行途中所见之人,也就是船上的人。第四句“渔父咏沧浪”写船上的人所唱之曲。第五句“远雁云边下”写天上的雁群飞过。第六句“芳荪露里香”写岸上之花香。最后一句“舟行意自豁”
【注释】 过:经过。宝应县:在今江苏扬州市,是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的重要码头。茅屋:简陋小屋。聚;聚集。门前湖水流:门前的河水潺潺流淌。平芜:平坦的原野。遥见塔:远远地看到佛寺中的高塔。小港:水边的低洼之处。曲通舟:曲折地通向船只。樯日:桅杆上停着飞燕。帆风起白鸥:船帆扬起时,白鹭也随着飞翔。逸兴:超脱世俗的心情。江湖:指江、河。多:很多。及春游:趁此机会游览。 【赏析】
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往往通过细腻的笔触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王洪的《晚过金沟》便是这样一首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首联解读:桑柘满平畴,人家古渡头。暮烟深带雨,春水浅胶舟。 - 诗意:夕阳下,田野上布满了桑树和柘树;古老的渡口边上有人家居住。暮色中烟雾缭绕,仿佛还夹杂着细雨;春水轻柔地抚摸着小舟。 - 赏析: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桑柘和渡口共同勾勒出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注释】 1、估客 :指商人或长途贩运的旅客。 2、征夫 :指远行的士兵或差役。 3、燕飞村落曙,花发驿亭春 :指春天来临的时候,燕子飞向村寨,花儿开放在驿站亭子里。 4、扁舟过此频:经常乘船经过这里。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淮南小吏期间。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河堤芳草径,淮浦绿杨津”,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淮河两岸的美丽景色; 颔联“估客多吴语,征夫半楚人”,写出了当地人民的语言和风俗;
龙潭八景为曾侍讲赋九峰叠翠 宝刹凌青汉,珠宫倚翠岑。 灯悬千劫影,钟落半空音。 花雨长廊静,天香别殿深。 尚怀风夜月,支遁此追寻。 译文: 在龙潭的八景之一被曾侍讲所题咏,他以“九峰叠翠”为题,用壮丽的景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寺庙的宝刹之上,仿佛高耸入云,宛如青汉一般。 在珠宫之中,仿佛依偎着青山绿水般的翠峰。 灯火如同千年的传说一样,悬挂在空中,映照出无尽的影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辨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选项判断。“新开河”即指《新开河颂》中的《开河歌》。此诗为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正月在汴州作的《开河颂》,是一首咏史讽今之作。诗中先写黄河,然后写到汉江,由近及远。接着又写到周、隋等朝代,由远及近。最后写到自己当政时的情况,由近及远。全诗结构严密,脉络清楚。诗人通过咏史
【诗句解析】 湖中夜望:在夜晚的湖中远望。 一望几千里,层波荡远空:一眼望去,水天相连,仿佛有千里之遥。 舟行星汉上,天入混茫中:船在银河之上漂浮,天空与大地融为一体。 历历平田树,悠悠别渚鸿:清晰可见的田野树木,遥远的大雁正离别而去。 扬舲自可乐,况与故人同:扬起帆板欣赏美景,更何况是与故友同游。 【译文】 湖面辽阔,一望无际,层层波浪拍打着天空。 我乘坐小舟飘浮在大海上,天空与大地浑然一体
【赏析】 此诗写宿迁的晚景。首句“小店对长河”,点明诗人在宿迁,而所见之景则是“小店”面对“长河”,这两句虽平平道来,却极见其工。次句“扁舟向晚过”,则又为下一句作了铺垫:诗人正以“扁舟”在“长河”上“向晚而过”。三、四两句紧承“已觉北音多”一句而来,写诗人远观北地,只见南来北往之人络绎不绝,因此感到北地的“南路远”了。五、六两句是写远景,鸿鹄、牛羊都在暮色中归家或放牧,诗人也随着夕阳西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鼓枻谐吾志,观澜愧此心”,意思是划着船桨与自己的心愿相谐和,看到波澜却惭愧自己的心情。结合注释可知,“鼓枻”指划船,“谐吾志”是符合自己的心意。而“观澜”是看着波澜。结合注解可知,“观澜”意为看着波浪,“愧此心”是指惭愧自己的心情。 【答案】 日出远林曙,鸟鸣春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