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一般考核“感情类题目”和“手法”类题目,命题的主题是“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观点立场、探讨手法特点”,作答时要紧扣问题,找到与问题的契合点,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即可。 (1)
【注】墟里:指农村。 郁相望:互相望见,形容村落众多。 荜(bì)门:用草和土搭建的门。这里指简陋的门户。 大泽:即大泽乡,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 维舟:系着的船。远村:遥远的村庄。 秀:茂盛。 烟火:指炊烟,这里比喻农舍中的灯火。 赖有同袍者: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幽怀:深藏不露的情怀。 共言:一起谈心。 【赏析】 《乐府诗集》中共有四首《杂兴》,这是其中一首。诗中通过描写一个渔父与友人相遇
【注释】 1. 山海:泛指山川。包举:包括,包含。齐国:春秋时的诸侯国,即今天的山东一带。 2. 龟蒙:古地名,今属山东省。 3. 济流:黄河的支流。 4. 岱岳:泰山。齐天:指登泰山之巅。 5. 野树:指山野中的树木。春云合:春天的云雾与野树相融合。州城晓雾连:州城的早晨的云雾连接。州城,指现在的山东省济南。 6. 胜游:美好的游历。方:才。至此,在这里。 7. 乘兴:乘着兴致。未言旋
诗句翻译: 1. 悠悠去淮甸,望望涉河津。 译文:我缓缓地离去淮甸,远远地望着渡过河流的地方。 2. 不惜寻芳草,其如思远人。 译文:我不吝啬寻找那些芳香的花草,但思念远方的人却如此难以割舍。 3. 钟声长乐晓,柳色上林春。 译文:清晨的长乐宫中响起悠扬的钟声,春天的上林苑中柳树绿意盎然。 4. 须信班生策,非关卫霍亲。 译文:这必定是像班超那样的良策,而不是卫青和霍去病那样因家族关系而得宠。
舟中杂兴 《全唐诗》卷四八五 古道长河外,邮亭落照边。 登高极分野,眺迥出风烟。 独树边淮海,孤鸿入楚天。 圯桥有遗迹,倍此忆前贤。 注释: 1.古道长河外:古道,指古时的道路。长河,指黄河。古道长河外,意思是说在黄河南岸的道路上。 2.邮亭落照边:邮亭,驿站,古代传递公文的处所。落照,夕阳西下的景象。邮亭落照边,意思是说在夕阳西下的地方有一个小驿站。 3.登高极分野:登高,指登上高处。极,到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舟中杂兴”:在船中吟诵的杂感诗。 “故国遍芳草,高台多大风”:故乡到处是芳草,高高的楼台上风势很大。 “河山千古在,登眺几人同”:河山千载依然存在,但登高远望的人却很少啊! “野泽鸣山雉,荒陂起塞鸿”:野外沼泽里山鸡在鸣叫
舟中杂兴 平原带远畴,古道夹长楸。 云气来芒砀,天文接斗牛。 山临旷野出,河入大荒流。 荡浩平生志,从兹万里游。 注释:平原:指宽阔的平原地带。 远畴:远处的田地。 古道:指古老的道路。 夹:夹在两物之间。 芒砀:形容云气的样子。 天文学术语,斗是北斗星,牛是牵牛星。 山陵:山峦。 旷野:空旷的原野。 大荒:指广阔的沙漠或荒凉的原野。 荡浩:形容胸怀开阔、志向远大的气势。 平生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写了诗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首句“隔河见墟落,桑柘满平川。”诗人隔着河水看到远处的村庄和农田,桑树和柘树覆盖了整个平原。这里的“见”表示看见,而“墟落”指废弃的村落或城镇,"桑柘"则是指桑和柘树。 接下来的两句“牛卧春田雨,人喧晚渡烟。”描述了田野上耕牛休息的情景和傍晚人们渡河时的热闹气氛。这里的“春田雨”指的是春天的田野上的细雨
【注】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 迢递长河路:形容黄河的漫长和曲折。迢递:遥远的样子。长河:黄河,又称“天河”,源出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黄河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微茫泗水亭:泗水亭是古代泗水县的治所所在地
【注释】 1. 杂兴:即兴诗。 2. 二月春雨晴,交交桑扈鸣:指二月的春雨停后,桑树上的鸟叫得热闹。 3. 妇人林下馌:妇女在树林下面喂蚕。 4. 田叟野中耕:农民在郊外耕田。 5. 木绵发:指棉絮发芽了。 6. 东皋有别墅:东边的山坞上有一座别墅。 7. 怅望独含情:独自怅然地凝望着。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村景色的杂兴诗。首二句点明时令,写二月春雨过后,桑树上的鸟声嘈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