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见墟落,桑柘满平川。
牛卧春田雨,人喧晚渡烟。
江湖怀圣泽,花柳惜芳年。
明发金台路,承恩玉殿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写了诗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首句“隔河见墟落,桑柘满平川。”诗人隔着河水看到远处的村庄和农田,桑树和柘树覆盖了整个平原。这里的“见”表示看见,而“墟落”指废弃的村落或城镇,”桑柘”则是指桑和柘树。
接下来的两句“牛卧春田雨,人喧晚渡烟。”描述了田野上耕牛休息的情景和傍晚人们渡河时的热闹气氛。这里的“春田雨”指的是春天的田野上的细雨,而“人喧晚渡烟”则描绘了人们在黄昏时赶路的场景。
第三、四句“江湖怀圣泽,花柳惜芳年。”“江湖”在这里泛指大江大海,而“怀圣泽”则表示怀念恩泽。最后一句“花柳惜芳年”,则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第五、六句“明发金台路,承恩玉殿前。”诗人准备明天出发去往京城,期待着接受皇帝的恩宠。这里的“金台路”指的是通往京城的路,而“承恩玉殿前”则意味着在皇帝面前接受恩宠。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恩泽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