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去淮甸,望望涉河津。
不惜寻芳草,其如思远人。
钟声长乐晓,柳色上林春。
须信班生策,非关卫霍亲。
诗句翻译:
- 悠悠去淮甸,望望涉河津。
译文:我缓缓地离去淮甸,远远地望着渡过河流的地方。
- 不惜寻芳草,其如思远人。
译文:我不吝啬寻找那些芳香的花草,但思念远方的人却如此难以割舍。
- 钟声长乐晓,柳色上林春。
译文:清晨的长乐宫中响起悠扬的钟声,春天的上林苑中柳树绿意盎然。
- 须信班生策,非关卫霍亲。
译文:这必定是像班超那样的良策,而不是卫青和霍去病那样因家族关系而得宠。
注释:
- 舟中杂兴:诗名,描述在船上的所见所感。
- 悠悠去淮甸:形容行程遥远,心情沉重。
- 望望涉河津:望着河水,意味着旅途中的艰难或对家乡的思念。
- 惜:珍视、舍不得。
- 其如思远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 钟声长乐晓:描述早晨长乐宫的钟声。
- 柳色上林春:描绘春天里上林苑内柳树的颜色和生机。
- 须信:相信。
- 班生策:指班固,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史学家,他的著作《汉书》为后世所传颂。
- 非关卫霍亲:暗示不是由于与权贵有亲戚关系而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从“悠悠去淮甸”到“望望涉河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远方的渴望。然而,“其如思远人”一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显示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自然景观,“钟声长乐晓”、“柳色上林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
“须信班生策,非关卫霍亲”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独立于权力之外,不被亲情所影响的决心。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