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出名郡,维舟淮水隈。
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
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
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一般考核“感情类题目”和“手法”类题目,命题的主题是“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观点立场、探讨手法特点”,作答时要紧扣问题,找到与问题的契合点,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即可。
(1)
“驿路出名郡,维舟淮水隈”,意思是:驿站之路通往着名的郡县,我停靠在淮水中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驿路出名郡,维舟淮水隈”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有表现力。
(2)
“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意思是:春天的山峦对着大海的尽头,傍晚的雨水送来潮汛。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风景画,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刻画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3)
“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意思是:击鼓声中过夜的人渡过河去,钟声中开启城门迎接黎明。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刻画出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美好感受。
(4)
“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意思是:说这次出行是为了巡察边疆,并非像以前那样被放逐而返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经历的感慨之情。诗人以“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经历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答案】
(1)
驿路出名郡,维舟淮水隈。
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
(2)
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
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
(3)
译文:
驿站之路通向着名的郡县,我停靠在淮水中流。
春天的山峦对着大海的尽头,傍晚的雨水送来潮汛。
击鼓声中过夜的人渡过河去,钟声中开启城门迎接黎明。
说我这次出行是为了巡察边疆,并非像以前那样被放逐而返回。
(4)
赏析:
首句“驿路出名郡”,交代此行的目的地;接着写“维舟淮水隈”,“维舟”是停船的意思,“淮水隈”是淮水弯曲的地方,写出了诗人停船的地点。这两句诗不仅交代了诗人此行要经过的路线和停靠的地点,而且为全篇定下了一种宁静、闲逸的气氛。
次句“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写眼前的景色。春天的山峦和大海相接,傍晚时分,细雨将潮汛送上前来,这两句诗描写出一幅壮阔的自然风光图。“对海”“送潮”两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写人们活动的情景。击鼓声中过夜的人渡过河去,钟声中开启城门迎接黎明,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击榜”、“鸣钟”两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末句“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作者以“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抒情,表明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放弃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