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诗句释义 1 官亭柳色新: 描述的是春天来临,官亭边的柳树开始发芽,颜色变得鲜嫩。 2. 客里度青春: 指的是在异乡过客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光。 3. 风雨孤舟夜: 描绘了夜晚独自乘坐小舟经历风雨的情景。 4. 江湖远路人: 表达了自己与远方的亲人或友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见的情感。 5. 明时叹才薄: 感叹在当今这个时代,才华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重视。 6. 旧业忆家贫:
诗句释义: 1. 击筑间鸣筝 - 在船中敲打筑乐器的同时,旁边的人弹奏筝。"间"意为同时进行,"鸣筝"指弹奏筝。 2. 家家歌吹声 - 每家每户都传来欢快的歌声和吹奏乐器的声音。"歌"和"吹"分别指唱歌和吹奏乐器。 3. 淳于为赘婿 - 淳于是某个人的赘婿,即妻子嫁给别人后所生的孩子。 4. 方朔是狂生 - 方朔被比作一个性格豪放不羁的人。"狂生"通常用来形容行为举止不受约束的人。 5.
舟中杂兴 四野望不尽,双鸥飞自闲。 沧溟沦碣石,落日照榆关。 远屿烟波黯,孤城海气寒。 因之叹秦客,从此觅三山。 注释: - 四野:四周的田野或景色。 - 望不尽:看也看不完。 - 双鸥:两只海鸥。 - 沧溟:沧海。 - 沦:沉没。 - 碣石:地名,今河北省乐亭县东北。 - 落日:太阳西下。 - 榆关:指古代边塞上的关口。 - 远屿:遥远的岛屿。 - 烟波黯:云雾弥漫,水面模糊不清。 - 三山
舟中杂兴 春天的云彩在早晨散开,海的颜色映照着蓬莱山。 枕上春水潺潺流响,窗间夜月送来月光。 我怀壮志想建功立业,探访古迹问金台之边。 却笑那些迷信符咒的愚人,高车从此可以回到故乡。 注释: 1. 春云向晓开,海色映蓬莱:春天的云彩在早晨散开,海的颜色映照着蓬莱山。 2. 枕上春流响,窗间夜月来:枕头上春水潺潺流响,窗间夜月送来月光。 3. 策勋怀玉塞,访古问金台:我怀壮志想建功立业
舟中杂兴 草色连远近,人烟时有无。 河翻暮雨急,山入海天孤。 远道凭知已,安居愧役夫。 棹歌何处发,清思绕江湖。 译文: 草色映照在远处与近处,行人稀少或常有。 河流上暮雨翻涌,山峦进入海天之间显得孤独。 遥远路程中只有知己相依为命,安居乐业却愧对辛苦的劳夫。 船歌从哪里传来?思绪如同江水环绕着江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诗中的“草色”和“人烟”
【注释】 邹峄:邹山和峄山,皆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一带。齐博士: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太史子高,他精通经术、历史,为鲁国博士。习礼鲁诸生:指孔子弟子中以习礼著称的颜回、曾参、子贡等。阙里:即孔府,孔子故居,在山东曲阜城中。金石:指孔子及其弟子所编的《五经》。 【译文】 夕阳西下时望邹山与峄山,面对清风更加感慨万千。 精通经术齐朝太史子高,习礼鲁地儒生曾参、子贡。 傍晚鸟儿投落在空城壁垒上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旷野杳无际,孤舟齐鲁间。 - “旷野”指广阔的原野,“无际”表示无边无际。 - “孤舟”指的是孤独的小船。 - “齐鲁”是中国的两个地名,位于山东省。 2. 河流东下险,天气北来寒。 - “河流”指的是河流。 - “东下”表示向东流去。 - “险”表示危险或困难。 - “北来”表示来自北方。 - “天气北来寒”意味着从北方来的天气很冷。 3. 古道苍烟迥,长亭落照闲。 -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江陵时,是作者自叙旅途生活的杂感。 首联写舟中之景:漫漫长路渺茫无边,悠悠行思牵动心弦。 次联写旅途中的思念之情:家中贫困,怜弟年幼;路途遥远,忆念亲人的慈爱。 三联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独雁何时能到,孤舟已行日久。 尾联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永远怀念远在异地的母亲,还吟咏着《陟岵》这首诗篇。 全诗以旅途为背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解析】 (1)“古渡下斜日,孤烟生远村”:古桥边斜阳西下,远处的村庄升起一缕缕炊烟。此句写出了一幅黄昏时分、江边小村晚归图,表达了诗人羁旅之思和游子乡愁。“古渡”指的是古老的渡口,“下斜曰”描绘了夕阳西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孤烟生远村”中的“孤烟”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江边村落的晚归图景,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寓情的艺术效果。 (2)“人家住江口,潮水到柴门”:江边的农家人家
【译文】 春天三月离开白下,千里迢迢来到蓟门。我独自面对春风饮酒,不时听到幽鸟鸣叫。山峦环抱邹国旧地,道路通向济州古城。谁知有凌云壮志之人,他重来两京吟哦赋诗。 【注释】 三春白下别:指春季初到白下(今江苏南京市)。 蓟门行:蓟县在今北京西南。 独对东风酌:意思是独自一人对着春风举杯畅饮。 时闻幽鸟鸣:时常能听到幽深的鸟儿鸣叫。 山回邹子国:指山峦环绕着邹城旧地。邹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