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对长河,扁舟向晚过。
那知南路远,已觉北音多。
鸿鹄投烟渚,牛羊下草坡。
晚来闻鼓枻,谁向月中歌。
【赏析】
此诗写宿迁的晚景。首句“小店对长河”,点明诗人在宿迁,而所见之景则是“小店”面对“长河”,这两句虽平平道来,却极见其工。次句“扁舟向晚过”,则又为下一句作了铺垫:诗人正以“扁舟”在“长河”上“向晚而过”。三、四两句紧承“已觉北音多”一句而来,写诗人远观北地,只见南来北往之人络绎不绝,因此感到北地的“南路远”了。五、六两句是写远景,鸿鹄、牛羊都在暮色中归家或放牧,诗人也随着夕阳西下,乘船返回了。末句“谁向月中歌”则又作一跌宕:既然诗人已归,那么在这宁静的夜晚,是谁在“月中”唱歌呢?诗人在这里用了设问,既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又表达了他对自己不能归去的无限惋惜。
这首诗写得清丽自然,朴素无华而又韵味无穷。它没有奇思异想,没有刻意雕琢,只是信手拈来,随意点染;但正是这平淡之中的不平淡,使这首诗显得清新脱俗,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