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金陵书事”,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最后结合注释作答即可。本题中,“绣帘春色酒旗风”意思是:绣花的窗帘迎着春风轻轻摆动,酒旗在风中飘扬。“歌拍满楼人满月,不知青草六朝中”意思是:歌声飘荡在空廓的楼上,楼上的人头攒动,月亮也显得有些暗淡,不知道这里曾有多少六朝的旧事。这两句写景,描写了一幅金陵城中春夜繁华的景象
燕 玄燕西飞入楚乡,洞庭秋色起微霜。 月明千里行人绝,杨柳萧萧江水长。 注释:玄燕:指燕子。西飞:向西飞翔。入楚乡:进入楚国的故乡。洞庭:洞庭湖。秋色:秋天的景色。起微霜:开始出现微微的白霜。月明:月光明亮。千里:指遥远的路程。行人绝:行人断绝,没有行人了。萧萧:形容杨柳的枝叶随风飘拂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独自在江边行走的情景。诗中的“玄燕”指的是燕子,它们从西边飞翔
注释: 江城的三月,江上云气渺渺,似乎就要下雨了。一条小溪在天边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遥远而又美丽。日暮时分,东风送来阵阵花香,令人陶醉不已。流水潺潺,春天的景色已经深深融入大地,然而田里却还残留着一些未被春雨润湿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城三月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以江云欲雨为引子,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基调。接着
【注释】闺:女子的卧室。低垂:指太阳落山。破缺:缺月。圆:满月。消息:消息,音信。唯:只。 这首诗写闺中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首句写日出又入,暗示丈夫去而复还。次句写月盈又亏,暗寓丈夫去而复还之意。三、四句写妻子在楼头盼望丈夫的消息,不见其影,只见柳树如烟。 【赏析】诗一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月亮东升的景象。诗人用“红日”喻指丈夫,说“日低”即丈夫离去,“再入天”
《留别池公兰若》是明代诗人王邦畿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根据提供的诗句逐一进行解析和翻译: 1. 诗句注释与译文 - 云气须臾变化中:描述天空中的云彩瞬息万变,暗示世事无常。 - 浮生那得长闲者:感叹人生无法长期逍遥自在。 - 纵有扁舟不任风:即使拥有一叶扁舟,也无法抗拒自然之力。 2. 赏析 - 云气须臾变化中:通过“须臾”这一时间词,强调了变化的迅速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注释】 寒雨:冷雨。潇潇:风雨声。暮烟:傍晚的烟雾。西风:指秋天的风。黄叶落无边:满地落叶。廷臣:朝廷大臣。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深秋时节,听到边关有急报传来的惊喜心情和喜悦之情。 首句“寒雨”点明时令,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次句“西风黄叶落无边”,写秋风吹拂大地,万木萧疏,黄叶飘零的景象,使人感到一种萧索、悲凉之感。三句“昨宵关外飞书至”,说明是昨天夜里,从边关送来了紧急的文书
【注释】 ①南天:指南方的天空,泛指家乡。南州:即南渡州,今属海南岛。②黯:昏暗,阴沉。③折柳春江:折柳赠别,古代风俗。南渡江头送别时折柳相赠,以示留恋不舍。④聚散:指亲友的离别。⑤叹:感叹。⑥忧:忧伤。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好友朱士琏南归而写的一首惜别之作。 首句“南天风雨黯南州”,开篇就点明南归之舟正遇南风暴雨,暗示了友人此次离去将会充满艰难险阻。“黯”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天气的阴沉
注释:这朵木棉花在半天中绚丽绽放,天上的云霞与它相互辉映,显得格外红艳。 月宫丹桂种,嫦娥移植海门东。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木棉花的美丽和顽强的生命力。奇花烂熳”形容花朵繁茂艳丽。“天上云霞相映红”,以自然景色来衬托木棉花的艳丽。“自是”二句则表明这朵木棉不是普通品种,而是从月亮上的丹桂树上移植而来。“嫦娥移栽”暗喻其珍贵
【注释】 野塘:指郊外的池塘。飞扑柳花新:柳絮飘洒,像被风吹拂着一样纷纷飞舞。想见城边:想见到城边的景色。城边:指长安城。已暮春:已是暮春时节了。 十载:十年。如许话:许多话。不堪风雨送行人:不堪忍受风吹雨打去送别远行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颔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感慨;颈联写送别的原因——十年未遇;尾联写送别的心情——不忍离别。全诗语言自然质朴
注释: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海云寺上,寺庙前经过雨水洗礼后显得格外清新。我坐在这棵木棉花树下,仿佛忘记了一切,眼前的木棉树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绿色,叶子全部变成了红色。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木棉花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木棉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