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注释: 1. 虫声秋院静,木榻自来凭。——夜晚的蟋蟀在院子里发出声音,我在木制的床上静静地坐着。 2. 细数千年事,闲挑五夜灯。——细数着几千年的往事,悠闲地挑着五夜的灯光。 3. 子房真学道,王旦谩为僧。——张良(字子房)真是个学道的人,王旦却只是个假装做和尚的人。 4. 湖水渺无际,寒鱼不受罾。——湖面辽阔无边,寒鱼不会受网捕。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白云寺午炊 楼阁四檐合,松萝一径分。 微风传夕磬,疏雨引朝薰。 人世几沧海,青山自白云。 午炊犹未熟,驺从复纷纷。 注释: ① 楼阁四檐合:指寺庙的楼阁四角高耸,屋檐相接。 ② 松萝一径分:指松树和藤萝交错形成的小径分开。 ③ 微风传夕磬:微风中传来了傍晚的钟声。 ④ 疏雨引朝薰:稀疏的雨水带来了清晨的气息。 ⑤ 人世几沧海:人生如沧海一般,经历无数的变迁。 ⑥ 青山自白云:山色如同白云般洁白
清明节寄诸弟 疏雨清明节,客中思不禁。 荒山一抔土,孝子百年心。 竟岁身南北,终天悲古今。 荐蘩托诸弟,挥涕满衣襟。 解析: 1. 第一句:“疏雨清明节” - 注释:清明节时节细雨纷纷,气候湿润而清明。 - 赏析:这句开头描绘了清明节特有的天气情况,为后文的思乡之情铺垫了背景。 2. 第二句:“客中思不禁” - 注释:身处异地他乡,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 赏析
题慈节卷为萧给事 内则读遗篇,持循自昔年。 从夫念一醮,教子学三迁。 络纬秋灯馆,钗钿晓爨烟。 平生慈与节,太史费摩编。 注释与译文 - 内则读遗篇,持循自昔年:在《内则》中读到了遗留的篇章,遵循其中的智慧,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这样的原则。 - 从夫念一醮,教子学三迁:跟随丈夫,考虑婚姻大事,教导儿子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变迁。 - 络纬秋灯馆,钗钿晓爨烟:描述了一个夜晚,在灯火通明的房间里
【注释】扁舟:小船。发:出发。初夜:半夜时分。渺渺:水波浩渺的样子。入:进入。平湖:指湖水如镜,平静得没有一点波纹。天上下:天空中。云深山有无:指山在云端之上,若隐若现。琴声人共远:指船上的琴声远远传来。灯影客同孤:指船上的灯光映照出孤独的人影。借问柏台树:柏台上有古柏树,因“柏”字谐音“白”,所以用它来代指朝廷。柏台树:指京城中的柏树,因为柏树高大挺拔,常被用来象征朝廷。春鸣何处乌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赐告下蓬莱,山居亦乐哉: - 解释:皇帝的诏书到达蓬莱,在山中隐居生活也非常快乐。 - 注释: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此处指皇帝的恩泽降临。 2. 开窗邀翠巘: - 解释:推开窗子,邀请那青翠的山峰。 - 注释:翠巘指青山,这里形容窗外风景如画。 3. 扫石护苍苔: - 解释:清扫着石头,保护着苍翠的苔藓。 - 注释:扫石和护苍苔都是描写对自然景物的保护与维护。 4.
注释: 1. 题谢侍御乃兄石溜鸣琴图:题目是写这首诗,写的是谢侍御的哥哥石溜鸣琴图。 2. 幽人:幽静的人,这里指谢侍御。 3. 石溜响潺潺:石溜的声音清脆悦耳。 4. 桐木不须削:梧桐树不需要雕刻。 5. 梅花能自弹:梅花能够自动弹奏。 6. 鹤鸣山月小:鹤在山中鸣叫,月亮很小。 7. 鱼跃水天寒:鱼儿跳跃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感受到寒冷。 8. 安得脱尘屣:怎么能摆脱世俗的束缚,穿上鞋子呢? 9
【注释】 东园:即东园书屋,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居所。 馀地:多余的空地。 学:指学问、学术。 经济怀:指治理国家、关心民生的意愿。 庭松云外鹤:庭前松树在云外,一只白鹤在枝头。 池草雨中蛙:池塘里的草在雨中,青蛙在泥里。 五色石:五彩斑斓的石头。 师女娲:学习造人神女女娲炼制五彩石补天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东园书室写的一首诗,诗中的“五色石”是指五彩缤纷的石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邵武”“行行”“倦足”“敝巾”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答案】 行人行行多辛苦。高山阻足,空馆愁人。凉月照白发,西风吹破敝衣襟。长安道上一万里
此诗首联点题,次联用“红炉”“秋水”两个意象比喻人世间的冷暖,尾联写诗人对友人远行时的关心和叮嘱。 译文: 湛蓝深邃的庵堂有佳士居住,他们与物我两相忘; 人间世界如同炎热的炉火,而他却心如清凉的秋水; 华丽衣裳不弄弄,藜藿(一种野生植物)散发余香。 晚路上行尚遥远,烦请你多加小心防范。 注释: 1. 题湛庵为戴陈州作:题名是写给戴陈州的诗。 2. 此庵有佳士:这个寺庙里有才华出众的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