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发初夜,渺渺入平湖。
水满天上下,云深山有无。
琴声人共远,灯影客同孤。
借问柏台树,春鸣何处乌。
【注释】扁舟:小船。发:出发。初夜:半夜时分。渺渺:水波浩渺的样子。入:进入。平湖:指湖水如镜,平静得没有一点波纹。天上下:天空中。云深山有无:指山在云端之上,若隐若现。琴声人共远:指船上的琴声远远传来。灯影客同孤:指船上的灯光映照出孤独的人影。借问柏台树:柏台上有古柏树,因“柏”字谐音“白”,所以用它来代指朝廷。柏台树:指京城中的柏树,因为柏树高大挺拔,常被用来象征朝廷。春鸣何处乌:春天的鸟儿到处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行南湖时所作。诗中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朝廷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诗人乘船从南湖出发,二句写船行至平湖,景色开阔。三四句进一步描写夜晚湖上的景色,以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末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的刻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