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山亭晚,萧然一径开。
雨声惊醉梦,山色护诗胎。
爱静应逃俗,养高成废材。
城闉才咫尺,未许世人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来概括即可。“山亭晚坐”一句是说在山亭的夜晚坐着。“独坐”二字点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萧然一径开”中的“一径”指一条小路,“萧然”形容小路两旁的松树,风吹松涛声如歌。“萧然”是静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小路旁的松树林。“一径”和“萧然”都表现了诗人在山亭里静静地坐着的情景。“雨声惊醉梦”中的“惊”字,写出了诗人被雨声惊醒的情状。“醉梦”指诗人醉酒后的梦境。“山色护诗胎”中的“胎”指人,即诗人。这里的“诗胎”是说诗人在山亭里喝酒时,酒醉后进入了梦境,梦中见到的是美丽的山水景色。“未许世人来”中“世人”指世俗之人。“未许”的意思是不允许,这里用来表明诗人不欢迎世俗之人来欣赏他的美景,表达了他洁身自爱、孤芳自赏的情怀。
【答案】
译文:
独自一个人坐在山亭中,傍晚时分只有一径小道。
一阵风吹过松林传来阵阵响声,把诗人醉酒后进入的梦乡也惊醒了。
喜爱清静,就不愿意与世浮沉,养成高洁的品格,反而成了无用之材。
城里的城郊才相距咫尺,不想见任何人。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首句写山亭夜景,“独坐”,“萧然”,渲染了一种清静的气氛,使人感到山亭幽深,远离尘嚣。颔联写诗人入迷于山景之中,被雨声惊起的醉梦,以及山色护着诗人的诗魂,从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颈联写诗人不愿见世人,只愿与大自然为伴。尾联写诗人的心境,不愿见世人,只愿与大自然亲近,更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