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程途远,镜中毛发丝。
治狂须止酒,医瘦莫吟诗。
勿谓性多僻,须知圣可师。
忍将锦绣段,白日弃泥淄。
【解析】
题中关键词句“自警告”“治狂须止酒”等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译文:
自己要警戒告诫同僚朋友,脚下路程远,镜前头发丝。
治疗狂妄必须戒酒,医治瘦弱不要吟诗。
不要认为性情怪僻,须知圣人可以师从。
忍将锦绣段帛,白日弃在泥泞中。
赏析:
全诗以“自警告诸僚友”开头,诗人首先自我警示,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和高洁品格。诗人在告诫自己的同时,也在告诫同僚和朋友。接下来,诗人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志向。他认为“脚下程途远”,说明自己的人生道路漫长而坎坷;“镜中毛发丝”,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衰老之象。面对人生路途的艰难险阻,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治狂须止酒,医瘦莫吟诗。”他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酒精之中,更不能纵情于诗歌之中,以此来治疗狂放的情怀。这是对人们的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的一种规劝。
诗人在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他认为,要想达到这种理想人格的境界,必须“勿谓性多僻,须知圣可师”。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位理想的人格典范,必须摒弃那些怪异偏狭的习气,虚心学习圣人的高尚品德。这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对他人的提醒和劝告。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他认为,人的生命如同锦绣般的丝绸,应该珍惜和保护。但是,当一个人在白天时却丢弃了这些锦绣般的丝绸而在泥泞中寻找出路时,那么,他就失去了生命的尊严,失去了作为人的最基本的价值。这一警句,既是对自己一生行为的反省和总结,也是对世人的深刻启迪和教育。
此诗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阐述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处世原则。它既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坚贞的志向,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读者的人生修养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