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坛头路,露华寒袭衣。
树深灯影乱,野旷佩声稀。
精意无人会,丰年只自祈。
周家声教远,幽雅更重吹。
【注释】
- 西坛:指长安城西的皇家祭坛。即事:即景生情,即景赋诗。
- 露华:露水。寒袭衣:冷气扑袭衣裳。
- 树深:树木茂密之处。灯影:灯光在树木间摇曳的影子。
- 野旷:野外空旷。佩声稀:佩玉的声音稀少,这里指佩玉的人不多。
- 精意:高超的意境或思想。无人会:没有人理解。丰年:好年成。自祈:自己祈求。
- 周家:指唐朝皇室家族。声教远:声誉和教化传得遥远。幽雅更重吹:幽静优雅的氛围更受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夜半时分的皇家祭坛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首句“夜半坛头路,露华寒袭衣”描绘了夜晚在祭坛旁行走的场景,露水打湿了衣物,让人感到寒冷。这种寒冷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中回荡。
次句“树深灯影乱,野旷佩声稀”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寂静的环境。在树木深处,灯光摇曳着,形成一片混乱的光影;在野外,佩玉的人越来越少,似乎都被这寂静所吸引。这里的“乱”字既描述了光影的交错,也暗示了内心世界的纷扰。
第三句“精意无人会,丰年只自祈”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诗人用“精意”和“无人会”来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不被理解。而“丰年只自祈”则表明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自祈”既是对自己的祈祷,也是对丰收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两句“周家声教远,幽雅更重吹”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周家的声教已经远离了这片土地,而这片土地上的风雅之气却愈发浓厚。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祭坛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被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