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应制赋黄鹦鹉诗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原诗: 色正中央世所稀,绛膺丹趾古尤稀。 远乘花雨辞滇水,高挹天香觐帝闱。 上苑金莺难并侣,碧霄黄鹄喜联飞。 信斯瑞物非徒致,惟我皇仁被九围。 --- 1.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色正中央世所稀 - "色正中央" 指的是黄鹦鹉的颜色纯正如中央,这是非常稀有的。 - "世所稀"
【注释】伟哉太仆起名儒,一住琅琊十载余。苜蓿雨肥晨考牧,梧桐月白夜观书。达尊三备人咸羡,好句多吟我不如。珍重问安贤孝子,古来毋惜道途迂。 【赏析】这首诗是赠给祝仲山的一首七律。祝仲山是唐高宗时的宰相,曾出使吐蕃,为国立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被赐姓李。这首诗中作者称赞其为“伟哉太仆”,表达了对祝仲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伟哉太仆起名儒”赞颂了祝仲山作为太仆,能够以名儒的身份出现
【注释】 1. 思亲:思念亲人。 2. 金台:指代长安,即今北京。旅食:寄人篱下,生活不安定。 3. 高堂:高大的厅堂。近何如:近在咫尺,又怎么样? 4. 清晨:早晨。应:应当。共妇:与妻子。占鹊:占卜喜事。 5. 薄暮:傍晚。还同孙倚闾(lū):傍晚时分,孙子倚靠在里门旁。 6. 衣服:缝制的衣服。针密密:缝纫时用针非常细密。 7. 音书:书信。意劬(qú)劬(qú):心意劳苦。 8. 双飞翼
【注释】 却:退却,消除。通:通行。神:精神。更:更加、更甚。萝崖:指山名。萝,一种藤蔓植物。崖,山崖。斸:开垦、耕种。锸(chá):古代农具,锹头形。竹砌:用竹子编成的围墙或篱笆。宵蒸:夜晚炊烟熏蒸。月满铛:形容夜深人静时月光皎洁如盘。跻:升、登。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自五帝以来,靡有封者。”《拾遗记》(卷八):“蓬莱之西,方丈之滨,三仙山之上,谓之蓬瀛
注释: 1. 兰署联镳已六秋,今当分袂赴闽州。 2. 葡萄满酌冰花冽,獬豸新簪霜气浮。 3. 万里骢声冲雪去,三关民瘼望风瘳。 4. 计程应向武夷过,烦问山人安乐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兰署联镳已六秋”,以兰亭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也暗示了他们即将分别的现实。接着以“葡萄满酌冰花冽,獬豸新簪霜气浮”两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宣德己酉夏四月二十四日早朝应制》,共两首。第一首主要表达了圣主龙飞宰八区,视朝常在五更初,煌煌烛影辉金阙,袅袅香烟布玉除等意境,第二首主要表达了仙掌每随东旭转,銮旗时为晓风舒,日高班卷夔龙出,黄阁从容阅奏书等意境。 译文: 第一首: 圣明的君主如同神龙一般崛起于天下,治理八方区域无往不胜。他常常在黎明时分处理朝政,那时天还未亮。辉煌的烛光映照着金碧辉煌的宫殿
第一首,万里瓶封寄草庭,莹然琥珀色微赪。灵根信是阳精结,香味真缘戊土生。资养丹台三景泰,扫除白发一身轻。 注释:万里瓶封寄草庭:将黄精密封在瓶子里寄给草庭。莹然琥珀色微赪:颜色像琥珀一样明亮,略带红色。灵根信是阳精结:黄精的根系就像阳气结成的精华。香味真缘戊土生:这种香气是戊土生成的。资养丹台三景泰:滋养着丹台上三种美好的景物。扫除白发一身轻:消除了白发,使身体变得轻盈。 赏析
皇仁广被世雍熙,南服祥禽贡玉墀。 菊羽煌煌金色灿,星眸炯炯碧光垂。 致身幸际千年运,调舌能歌万寿词。 好向丹山邀彩凤,衔图共献太平时。 注释: - 皇仁广被世雍熙:皇帝的仁慈和宽厚覆盖了世界,使世界变得和平与繁荣。 - 南服祥禽贡玉墀:南方的朝廷上献上了吉祥的鸟作为贡品。 - 菊羽煌煌金色灿:菊花的羽毛闪闪发亮,呈现出金色的光芒。 - 星眸炯炯碧光垂:星光般的眼睛明亮闪烁,仿佛是绿色的眼睛垂下。
瑞兔 储精月殿几何年,今换新妆下九天。 玄毳霏霏煤雨润,黔姿闪闪墨云鲜。 眠寻雪窟身难隐,行傍梅花色更妍。 似此真为清世瑞,可无诗献玉阶前。 注释: 1. 储精月殿:指月亮上的宫殿,象征着清雅和神秘。 2. 几何年:表示多少年过去了。 3. 新妆:新的装束或装扮。 4. 玄毳:黑色的羽毛。 5. 煤雨:形容雪花像煤一样黑。 6. 黔姿:指黑色。 7. 墨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乌云
诗句:月色朣朣玉漏停,九天阊阖悉开扃。 译文:月色明亮如洗,玉漏声停止,九天宫阙全都敞开。 注释:朣朣:明亮的样子。玉漏:玉制的计时器。九天阊阖:指九重天门。悉开:全部敞开。扃:门栓。 赏析:此诗描写了皇帝清晨在皇宫中早朝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色、玉漏声以及宫殿的大门,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神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