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李真的诗,通过描绘李真的生活和才情,表达了对诗人深厚的敬意。 首句“八闽高士老聃孙”,意为李真乃八闽之高人,又为老子之孙(老子姓李),这是对李真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他才华的肯定。 次句“结屋萧萧近水濆”,意思是李真建屋于近水的岸边,环境优美,这也是对他的生活环境的赞美。 第三句“心远更无金马梦”,意思是说因为志向远大,所以没有做官的幻想。这是对李真高尚人格的赞扬,他远离官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送别春官侍郎仪公(仪宗)辞官回归故土。仪宗,即唐懿宗,字号不详,中和五年登第。大中初,拜右补阙,迁礼部郎中;三年,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罢为太子太保、分司东都。咸通二年冬,复为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改太子太傅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异乡久抱故乡思,况复临岐送故知。 - 注释:在异乡长久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更何况是在分别的时候,还要送别老朋友。 - 译文:在异地他乡长时间怀念着家乡;更何况是在这个分别的时刻,还要送别老朋友。 2. 鹦鹉忍倾桑落酒,玲珑愁唱竹枝词。 - 注释:不忍心倾泻桑落酒来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用玲珑剔透的声音唱出忧愁的竹枝词。 - 译文:不忍心倾注桑落酒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悲痛
赠僧南宗归钱塘诗 二十年前浙水游,题诗曾上看松楼。四檐风月清人骨,万里云烟驻笔头。宦辙只惭同泛梗,尘心徒切仰虚舟。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 注释:二十年前我在浙水(今浙江)游览时曾经登上过你的松树楼观景吟诗。四檐的风和月亮使松树楼更加清幽;我看着眼前的松树楼,思绪万千。我的官途只是惭愧地与这漂浮不定的浮萍相似;我的心却始终向往着像那虚无缥缈的船一样的生活。如今我又要离别你到燕山去
【注释】 圣主:贤明的君主。五刑:指五种刑罚。伏瞡(fú)重起作廷平:指唐太宗时,长孙无忌被任为大理卿,他以“慎五刑”而知名于世。廷平:即“廷尉”,是古代掌管刑法的官署。廷平:即“廷尉”。 读书读律谋猷富:指在读书和审理案件中善于思考谋略。谋猷:谋略。富:丰富。 无党无偏:指公正不偏。谳议:审断案件。精:准确。 北邸:指唐玄宗时长安皇宫北门附近的一个住所。承恩:受到恩宠。去南京:回京城。南京
【注释】: 青岁 —— 年轻时 归 —— 返回 谒 —— 拜谒 虞廷 —— 《尚书》中记载的尧舜之世,比喻圣明的时代。 弦奏南风调 —— 指音乐奏出南方乐曲的调子。这里以音乐为喻,表达自己希望为君主效力、为国家尽忠的愿望。 鸣珂 —— 指帝王出行时所乘之车,上有铜制马铃,铃声如金铁相击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皇帝驾崩之后,为黄公送行并赠言之作。诗人以“归”字起兴,点明了送别的主题
第一首: 京国交游已有时,春风偶动故园思。 三杯燕市开怀酒,几句都门送别诗。 海上仙人休问讯,山东民瘼好诹咨。 先茔省罢还朝日,端笏从容奏主知。 注释:①“京国”:指京城洛阳(今河南洛阳)。②“春”,这里指春天的景色,也指春天的气候。③“三杯”:指在酒席上喝下三杯酒。④“都门”:洛阳城门外名。⑤“海上”:泛指遥远的南方。⑥“先茔”:祖先的坟墓。⑦“端笏”:古代官员手拿的一种板子,用来指挥或记事
《和胡祭酒雨后见示诗韵》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诗句原文: 雨脚初收日色生,眼前景物一何清。亭亭高树张云幄,秩秩疏篁响凤笙。牛女如期天上会,蛬螀应候耳边鸣。官居独宿洪崖客,莫动西风张翰情。 - 译文: 雨水刚刚停歇,太阳重新升起,眼前的景象是多么的清晰啊!高耸的树木如同撑起一片云朵,稀疏的竹丛中传来阵阵凤笙声。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地上蟋蟀在耳边鸣叫
和刘给事中韵:文雅风流世莫双,黑头承荐入明堂。 记言花露濡霜管,退食天香袭绣裳。 北斗喜瞻嗟岁晚,阳春欲和愧才荒。 愿摅忠荩裨清化,伯仲同垂竹帛光。 译文: 在文雅的风采中独步天下,年富力强便被推荐进入朝廷。 记录着花露润湿的香气,像霜管一样清新;退食时香气袭人,像锦绣衣裳一样华美。 喜见北斗七星在天空中闪烁,感叹岁月已晚;春天即将到来,但才华却显得不足。 希望尽忠报国来辅助清明政治
诗句释义和赏析: - 带雪抽来犊角长:这句描述了冬笋从雪中抽出,其形状如同小牛的角,显得格外坚韧而长。 - 注释:犊角,小牛角;带雪,指冬笋在雪地中生长;抽来,抽出。 - 赏析: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冬笋的坚韧和生机。 - 筠筐封惠自潇湘:用筠筐封装的冬笋来自遥远的地方,即湖南的潇湘地区。 - 注释:筠筐,用竹子编织的容器;惠,恩惠;自,来自。 - 赏析: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感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