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浙水游,题诗曾上看松楼。
四檐风月清人骨,万里云烟驻笔头。
宦辙只惭同泛梗,尘心徒切仰虚舟。
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
赠僧南宗归钱塘诗
二十年前浙水游,题诗曾上看松楼。四檐风月清人骨,万里云烟驻笔头。宦辙只惭同泛梗,尘心徒切仰虚舟。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
注释:二十年前我在浙水(今浙江)游览时曾经登上过你的松树楼观景吟诗。四檐的风和月亮使松树楼更加清幽;我看着眼前的松树楼,思绪万千。我的官途只是惭愧地与这漂浮不定的浮萍相似;我的心却始终向往着像那虚无缥缈的船一样的生活。如今我又要离别你到燕山去,不知你是否还有当年的诗句留存?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僧人朋友的。诗人在浙水游玩时曾登临一座松树楼观赏风景并吟诗作画。诗人对这座松树楼赞赏有加,称其为“松树楼”,可见这座建筑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之高。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首联“二十年前浙水游,题诗曾上看松楼”写诗人二十多年前曾在浙水流连忘返,曾在松树楼上题诗赏景;颔联“四檐风月清人骨,万里云烟驻笔头”写松树楼四周的风景如画,使诗人陶醉其中;颈联“宦辙只惭同泛梗,尘心徒切仰虚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尾联“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