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湘振铎十馀年,今又携书上浙船。
梅玉一枝天上赠,蒲帆半幅月中悬。
好披彩服同莱子,莫讶寒毡老郑虔。
他日彤廷重考绩,春风台阁拟超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内容如下:

送教谕李素改除浙江就禄养亲

罗湘振铎十馀年,今又携书上浙船。

梅玉一枝天上赠,蒲帆半幅月中悬。

好披彩服同莱子,莫讶寒毡老郑虔。

他日彤廷重考绩,春风台阁拟超迁。

一、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罗湘振铎十馀年”

  • 解释:这里的“罗湘”可能指的是罗湘州或者其他地名,而“振铎”意味着传道授业的教师,即教书育人的角色。这句诗描述了这位教谕(或称为学官)在教育界工作了十多年的时间,可能是从年轻时开始,一直到中年,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这位教师长期辛勤工作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过强调其教书育人的持久性,突出了其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2. 第二句:“梅玉一枝天上赠”

  • 解释:这里的“梅玉”可能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或者美丽的形象,而“天上赠”则暗示着这份礼物或品质是来自天界的恩赐,非常珍贵和难得。这句诗可能是在形容某种美好的事物或者人物,如同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一样珍贵和美丽。
  • 赏析:此句运用了神话色彩的语言,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它传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敬仰。

3. 第三句:“蒲帆半幅月中悬”

  • 解释:这里的“蒲帆”可能指的是用蒲草编织的帆船,而“半幅”意味着只有一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其中一只小船悬挂着半幅的蒲帆,在明亮的月光下悠然自得地飘浮。
  • 赏析:此句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所追求的简单生活和内心的平静。同时,这种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4. 第四句:“好披彩服同莱子”

  • 解释:这里的“彩服”可能指的是五彩缤纷的衣服,而“莱子”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人或者角色。这句诗表达了希望和某人一起穿上华丽的礼服,共同参与某种重要活动的意愿。
  • 赏析: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交场合的喜爱和期待,以及对于与人交往的渴望。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交活动中去。

5. 第五句:“莫讶寒毡老郑虔”

  • 解释:这里的“郑虔”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郑思肖,而“寒毡”可能指的是简陋的住所或者贫穷的生活状态。这句诗表达了对于一位贫困但才华横溢的人物的尊重和赞赏。
  • 赏析:此句通过对郑虔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敬佩和对其境遇的同情。它传递了一种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尊重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才。

6. 第六句:“他日彤廷重考绩”

  • 解释:这里的“彤廷”可能指的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而“考绩”则是指考核官员的工作表现。这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憧憬,希望在皇帝面前得到公正的评价和晋升的机会。
  • 赏析: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向往和期待。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人们努力进取、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

7. 第七句:“春风台阁拟超迁”

  • 解释:这里的“春风”可能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而“台阁”则指的是宫廷和政府机构。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未来官场发展的乐观预期和自信。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情感。它传达了一种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和对个人事业成功的期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认知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