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矣南宫老亚卿,十年鸣佩玉阶行。
经纶国事心惟切,辅导皇储志益精。
景迫桑榆还故里,恩沾雨露出都城。
寥寥疏傅荣归后,谁似先生播令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送别春官侍郎仪公(仪宗)辞官回归故土。仪宗,即唐懿宗,字号不详,中和五年登第。大中初,拜右补阙,迁礼部郎中;三年,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罢为太子太保、分司东都。咸通二年冬,复为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改太子太傅。乾符四年,出为华州刺史。次年,入为太子少傅,卒于长安,年七十四。仪宗性喜佛,好道,尤信释教,常谓人曰:“佛法深妙,理极幽微。”
【译文】
尊敬的仪宗,您是南宫老亚卿,十年鸣佩玉阶行。
治理国家事务心惟切,辅导皇储志益精。
景迫桑榆还故里,恩沾雨露露出都城。
寥寥疏傅荣归后,谁似先生播令名。
【赏析】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仪宗为政的政绩。“伟矣南宫老亚卿,十年鸣佩玉阶行”,赞美仪宗在位十年,为国为民,勤勉治事,如“亚卿”之高。颔联写仪宗对国家对百姓的关怀。“经纶国事心惟切,辅导皇储志益精”两句,赞扬他关心朝政国事,辅佐皇帝,治国有方。颈联写仪宗辞官归乡的情景。“景迫桑榆还故里,恩沾雨露露出都城”两句,既写仪宗年事已高,又写朝廷对他的恩宠。尾联写仪宗辞官回乡后的名声。“寥寥疏傅荣归后,谁似先生播令名”两句,既点明仪宗辞官回乡后仍享有盛名,又称赞他辞官归隐后仍不忘为国为民操劳。
全诗从赞颂仪宗为政的政绩入手,接着写其辞官归乡的情况及朝廷对他的恩宠,最后写他在辞官归隐后仍不忘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