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周先生的礼物,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首句“稽颡西江使”,意为诗人向远方的周先生致敬并请求原谅。西江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传达朝廷的命令或书信。稽颡,是一种古代的拜礼,表示尊敬和虔诚。这里诗人通过稽颡表达他对周先生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第二句“今年又手书”,意为诗人在新的一年里收到了周先生的来信。手书,是指亲手书写的信件,通常用来表达真挚的情感
注释: 1. 寄奉吉水周先生 其二:是给周某的第二封信。 2. 仁水:指江西临川。周先生:周必大,字子充,宋高宗时人。曾知吉州、建昌军。 3. 几年:几年了。 4. 别恨不蹉跎:离别之情不能消磨。蹉跎,形容时间拖延。 5. 一老应谁似:一位老人应当比谁更像呢?应,比较。谁似,谁最像。 6. 诸郎过我多:诸位儿子比我过得还好。诸郎,诸位儿子。 7. 春寻扶过子:春天里,扶着他走过。 8.
绣衣记 六经元土苴,天地只微尘。 蜗篆曾谁笔,醯天偶自春。 我非文字眼,公殆屋乌人。 回也箪瓢乐,无言万古贫。 注释: 1. 六经元:指《六经》(儒家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无价值如尘土。 2. 天地只微尘:形容天地的浩渺无边,就像微小的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3. 蜗篆: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 4. 醯(xiī)天:指醋的气味,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气息。 5. 我非文字眼:我不是懂得文字的人。 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主旨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理解诗歌内容,抓住意象,分析诗歌意境特点,同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思想情感来理解。 “藏书室”中,“太上初寥寂,人文只可悲”一句,诗人借“太上”之典,感叹世间万物皆为空幻,唯有“人文”才是真正可悲。诗人以“人文”二字作为诗篇的核心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 “汗牛千卷是,注我六经谁”一句,诗人自述藏书之多
诗句释义 门外柳 “门外”指的是门前的柳树,这通常是诗人经常出入的地方,因此此处可能隐喻诗人与自然的联系。 万物皆为我 此句表明诗人将世界视作自己的一部分,万物都与他息息相关。 开门柳忽深 “开门”暗示着诗人的心境转变,从外向内看,柳树似乎变得更为深远,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深度和丰富。 江湖闲坐处,天地此时心 这句话意味着在江湖中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此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杨载,字仲弘,南宋末年进士,入元后不仕,隐居家乡。这首诗写于他辞官归隐期间。“遗爱”二字点明作诗缘由。扬州,指代作者的家乡,即杭州。“刘同知”,即刘同,作者的朋友,曾任扬州知府。“我”指作者自己。诗中运用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乾坤尧舜事,贤圣禹皋谟”意思是说,尧舜禹皋谟等贤圣大业,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问程夫子”一句,意思是我询问孔子
太史铭 造化俄千古,文章便六经。 百年须我在,此石更谁凭。 英爽轩河朔,鸢鱼荡草亭。 乾坤留老手,著与太行青。 注释: 1. 造化:自然造化,指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 2. 文章:这里指的是文章或文学创作。 3. 六经:古代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 4. 英爽:英俊潇洒,豪迈洒脱。 5. 鸢鱼:指风筝和鱼类,这里可能是指放风筝和捕鱼的活动。 6.
牡丹圃 玩物非吾事,聊观造化功。 春深三月后,公醉万花中。 蓓蕾先天妙,衣冠太古风。 此园虽独乐,还与众人同。 注释: 玩物:把事物当作玩具。 非吾事:不是我的事,这里表示不沉迷于这些事物。 聊观:姑且观看。造化:大自然的造化,指天地万物的变化。 春深三月后:春天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公醉:指陶醉于美景之中。 蓓蕾:未开的花朵。先天妙:天生的美妙。 衣冠:这里指古代的衣冠制度。太古:远古的时代。
注释: 老子书斋可,虚明小弟成。 老子的书斋可人,虚明的弟弟已成年。 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 已经交到了庭中的青草和石蒲,清凉宜人。 拜受吾侪感,携擎此老情。 拜谢接受我的敬意,携带着这份深情。 虚灵终藉服,岂但得长生。 虚灵的本性最终得以彰显,难道只有得到长生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好友的赠诗后,即兴创作并赠给友人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对“庭草”、“石蒲”等自然景观的描绘
【解析】 此诗首联写苍松,颔联写草阁,颈联写天地,尾联写人生。诗人以松、龙、天、手来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远大的抱负。 【答案】 ①苍松:指青翠高大之松树。②盖世:当代。③英豪:英雄豪杰。④草阁:指山中的草屋。⑤苍龙:指苍松。⑥乾坤:宇宙。⑦撑天:支撑着天空。⑧业:功业,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