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用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景象描绘了侯方伯赴任的情景。 “圣主念生民”一句表达了对君主的赞美,认为君主关心百姓。这里的“圣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生民”则指百姓。 “雄藩列重臣”一句描述了侯方伯的地位和责任。这里的“雄藩”指的是强大的封地,“重臣”则指重要的官员。诗人通过这些词句,表达了对侯方伯的尊敬和期待。 第三句“金章辞玉阙”,描绘了侯方伯离开皇宫时的盛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赏析。 译文:沿着云路在江边走,晚上的太阳照在水面上。水清可见深底石头,山近好像要碰到船蓬。心情与寒林一样淡泊,感情随着野望而通畅。悠闲地呼唤小孩子们,到处都显得那么从容。 注释:①云路:指云中的道路;缘江:顺江而行;②夕照:夕阳;③石:岩石,水中的岩石;④蓬:船蓬,船上的篷子;⑤寒林:冷清的树林;⑥澹:淡泊;⑦通
山溪晚兴 树色逢秋淡,山光薄暮佳。 吟看风堕叶,坐觉水生花。 野景周遭在,幽情一倍加。 日斜人不见,惟有过林鸦。 注释: 1. 山溪晚兴:描绘傍晚时分的山溪景象。 2. 树色逢秋淡:树的颜色在秋天显得更加淡雅。 3. 山光薄暮佳:夕阳下的山光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4. 吟看风堕叶:我在吟咏中看到风吹落的树叶。 5. 坐觉水生花:坐下来感到水面上漂浮着花瓣。 6. 野景周遭在
宋宗鲁的七咏诗之一,河渠春涨。 积雨夜初歇,河渠向晓深。 岸平芳草没,风漾白鸥沈。 浩荡怀殊泽,澄清共此心。 龙门知远近,临眺一长吟。 译文: 连绵的雨水终于在夜间停歇了,清晨时分河水上涨得很深。河岸上的草地平坦,芳草淹没在水中;白鸥随波逐流,悠然自得。胸怀浩渺无边的恩泽,我们的心灵像这澄澈的河水一样纯净。远处的龙门仿佛近在眼前,我独自站在高处远望沉思,心中不禁长吟一曲。 注释: 1.
云谷草堂 闲云深谷里,寂寂隐茆庐。 昼榻疑朝暝,晴檐似雨馀。 有溪通野艇,无路入安车。 山犬俄然吠,人来问起居。 注释: 1. 闲云深谷里:形容云朵悠闲地飘在深深的山谷里。 2. 寂寂隐茆庐:默默地隐居在简陋的茅屋中。 3. 昼榻疑朝暝:白天的躺榻让人怀疑是在傍晚。 4. 晴檐似雨馀:晴朗的房檐像雨后余晖一样美丽。 5. 有溪通野艇:有一条小溪可以通往野船。 6. 无路入安车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离家才十日,乡思渐多违。 - 注释: 离开家已经十天了,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多。 - 译文: 我离家已经十天了,我越来越想念家乡。 2. 江近村居少,山高石路危。 - 注释: 江边的村庄很少,山路陡峭危险。 - 译文: 靠近江边的村庄很少,山路又陡又险。 3. 野人惊客至,水鸟傍船飞。 - 注释: 野外的人吃惊地看到客人的到来,水鸟也随着船飞走。 - 译文:
【注释】 登:登上。游翠光岩:游玩翠光岩。游:游览。 积苔:长年累月地积聚着苔藓。迷鸟篆:鸟巢被苔藓遮住,象是篆文。 斜日:傍晚时太阳偏西。照鱼罾:阳光照射在鱼网上,使网的孔洞模糊不清。 湍急:水流湍急。声如振:声音如同雷鸣般震动。 崖:山崖。崩:崩塌。云重树冥冥:云雾重重,树木昏暗不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登山观景之所见;颔联写诗人在翠光岩上观赏景色的感受和联想
半闲 注释: 半闲,指闲暇无事。 译文: 动中心常静,忙中乐自由。 租庸长预了,子姓早分忧。 事办多临弈,耕馀便出游。 何如贾秋壑,名地总虚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忙碌之余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宁静的过程。通过对比“动”与“静”,“忙中”与“乐自由”,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即即使有多余的财富(租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时,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意象和关键词语来分析。第一、二句是写诗人在荒园中剪韭的情景,三四句写蔬食的美味。五六句写自己处境艰难,但能自给自足;七八句写诗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清苦。 【答案】 ①“春山逢夜雨”,以景起兴,引出下文。夜雨降临,春山也显得分外幽静。②“剪韭入荒园”,写出了作者在荒园中剪韭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孤寂落寞的心情。③“绿润茨菰饭
杨柳绿成蹊,笼烟水面齐。 啼莺深不见,骢马只闻嘶。 初日光犹暝,回风影渐低。 吟行易成趣,归路未应迷。 注释: 1. 柳岸晴烟:指春天的景色,柳树岸边的晴空如烟般朦胧。 2. 笼烟水面齐:形容烟雾笼罩着水面,使得水与天空连为一体。 3. 啼莺深不见:鸟儿在深林中啼叫,声音深远而难以听见。 4. 骢马只闻嘶:形容骏马奔跑的声音,只有蹄声在耳边响起。 5. 初日光犹暝:早晨的阳光尚未完全升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