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再游朱氏山房用前韵 九转新成玉鼎砂,洞门深锁是谁家。 鹤书一寄连沧海,凤管双吹隔紫霞。 旧雨重来前度客,东风又发去年花。 何当了却平生事,馀向山间老岁华。 注释: 1. 九转新成玉鼎砂:指炼丹炉中的砂粒被九次转过,变得如同玉般细腻。九转指的是九次的炼制过程,玉鼎砂则是指经过多次炼制后形成的纯净物质。 2. 洞门深锁是谁家:形容山洞的门紧闭,无法进入,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不知道是何方人家。
【注释】 辰州:古地名,今属湖南省。高指挥竹轩:指诗人自号“高竹轩”。 百战功垂万户侯:指诗人在多次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万户侯。 绿云:形容女子的秀发如绿云般美丽。 青门:汉代长安城门名,借指京城。 萧瑟:指秋风声。 寒声:指雨声。疏雨歇:雨声稀疏地停歇。 凉影:指秋天夕阳西沉后留下的余晖或影子。 湘江:指湖南的母亲河。意:情义、恩德。 相寻:互相寻找。乐醉游:尽情欢乐地游玩。 【赏析】
诗句释义如下: 千尺乔松古涧隈,绿阴满地鹤飞来。
清音雅合琴中调,传信应从海上回。
孤馆昼眠诗梦醒,九皋人静客怀开。
劝君莫作辽东语,好叶韶钧入凤台。 译文及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宁的《张侍御汾溪六景 其四 松涧鹤鸣》的一部分。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千尺乔松古涧隈”: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涧边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手法及技巧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情感,体会诗人在描绘景象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以及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前四句描绘了东湖山峦环绕柴桑的景象,旧隐之地归来之后仍没有荒废。后四句写隐居者林泉生活
凤山十里郁崔嵬,曙色初升霁色开。 万壑晴云连碧落,满林凉露湿苍苔。 霏微灏气催寒蚤,晻霭晨光入户来。 几度东篱闲眺久,悠然相对菊花杯。 注释: 1. 凤山:这里指凤凰山。 2. 崔嵬:高大、雄伟的样子。 3. 曙色初升:天刚亮的时候。 4. 霁色:雨后天晴时的天空颜色。 5. 万壑(hè):形容山谷众多。 6. 碧落:蓝天。 7. 苍苔:绿色的苔藓。 8. 霏(fēi)微:轻细貌
注释: 1. 荒村:荒凉的村庄,这里指偏僻的地方。 2. 古桥:古老的石桥。 3. 苍茫:辽阔无际的样子。 4. 影里:影子里。 5. 款段:形容马走得慢的样子。 6. 济川:渡过长江,比喻治理国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张侍御汾溪六景之二“马步夕阳”的场景。全诗通过对夕阳下的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个人抱负的深刻思考。 首句“路转荒村隔断湾”
【诗句释义】 东风吹动细雨洒落在山间小溪,雨后初晴的景色无穷无尽。 花落平地的林中春水泛滥漫溢,草木丛生的高岸夕阳渐渐低垂。 群鸥在天光的荡漾下向下落,云影苍茫中渔船迷失方向。 多次临水而坐忘返归之景,深夜随着月亮转行于荒废的小溪。 【译文】 东风吹拂着细雨洒落至山间的小溪,雨过天晴的景色无穷无尽。 花瓣飘落于平坦的树林之中,春天的水流泛着涟漪。 草木葱茏的高岸之上,夕阳缓缓沉落。
张侍御的六首《汾溪诗》中的第五首是《南馆书声》,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诗句解释: 1. 溪南书馆隔幽林,灯火通宵岁月深。 —— 书馆位于溪南的幽深林中,灯光照亮了整个夜晚。 2. 断续晓随鸡唱歇,咿唔寒共漏声沈。 —— 随着天色渐晓,书馆里的读书声断断续续地响起,与寒冷的早晨和滴答作响的夜漏声融为一体。 3. 饭牛辞古怀高节,弹铗歌长见苦心。 —— 离开书馆时,作者回忆起古代贤人高尚的情操
这首诗是赞美寿阳武侯祖母鄞国夫人的,通过对她的外貌、家庭地位、家族荣耀和生活环境的描述,展现了她的美好形象。 “白发朱颜迈八旬,五朝门第太夫人。”这两句描述了鄞国夫人已经八旬高龄,却依然保持着青春的容颜。同时,她的家庭背景非常显赫,被誉为“太夫人”。 “侯封庆衍曾孙蚤,伯爵人夸宅相真。”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鄞国夫人的地位和荣誉。她的儿子被封为侯爵,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也都享有贵族的待遇。此外
【注释】: 1. 阿大中郎:指东汉末年名士陈寔,曾与友人夜宿,闻有客访,不起床迎接。客人怒而离去,陈寔感叹说:“夫人少欲则心宽体胖,纵不能清静,亦当以简素为本。”(见《后汉书·陈寔传》) 2. 参军新妇:《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对丈夫的埋怨:“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里泛指妻子。 3. 赤绳:《周易·系辞下》:“天施地生,其奋斗不已,庶物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