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注释】 1. 傅希兑:字希亮,唐代诗人。翎(líng)毛四首:即《咏鹖冠》。鹖冠:鹖(jiàn)鸟的羽毛制成的帽子,古人用以象征志向高远、不屈不挠的精神。 2. 赞列词人笔:赞,赞美,评论;列,列举;词人,这里指文人墨客们对诗句的评价。 3. 名闻壮士冠:壮士,有抱负的勇士;冠,帽子。 4. 全才不全貌:才能和外貌不能等同。 5. 莫作野鸡看:不要将他们与普通的动物混为一谈。 【赏析】
【解析】 此诗是傅希饰的《惜尾翎》组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以孔雀为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在赞美孔雀羽毛的美丽时,又指出其尾巴矜持、矫健而美丽,然而孔雀却常常留恋于群体之中,不肯飞去。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孔雀,实际上是比喻那些有才德而不愿出仕的人,他们虽然才华出众,但却留恋于群体之中,不肯离去。诗人用“须戒隐藏机”来劝勉那些有才能而不外露的人。全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
【注释】 “寻松”二句:在五云桥上寻找松树,看到诗句,便停下脚步。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前两句写诗人游览名山古寺,看到许多松树、飞来峰,觉得这些景物很渺小,于是产生了“笑傲江湖”的想法。接着写自己登上了五云桥,看到了许多诗词,于是停下脚步欣赏起来。 这首诗以松树为题,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抒发了作者对名利地位看得很淡泊的情怀。全诗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耐人寻味
地险飞偏急,江空落渐低。 如何云汉羽,却傍芰荷栖。 诗句释义 - 地险飞偏急:描述大雁在险峻的地面上飞行时显得格外急切。 - 江空落渐低:形容大雁在宽阔的江面上下落时逐渐降低高度。 - 如何云汉羽:表达大雁在高远的云层中飞翔的轻盈与自由。 - 却傍芰荷栖:描绘大雁选择靠近荷花栖息的情景。 译文 大雁在险峻的地面上奋力飞翔,它们在宽阔的江面中降落并逐渐降低高度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背诵、默写和分析。解答此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等,然后审清题干,把握要求,再结合平时所积累的诗词名句进行比对,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蔼蔼(形容花盛茂的样子),宜男草(指萱草,传说中母亲可以忘忧的草),白头人(年老的人),忘忧(忘却忧愁)。 【答案】 ①“蔼蔼”、“北堂”、“花”都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庭院中开满了花”;
注释: 风静烟涛息,云深石径长。 渔樵图:描绘了一幅渔人和樵夫的画面。 江山一日话,城市几回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人、樵夫生活的诗歌。诗人以“渔樵图”为题,描绘了渔人、樵夫在宁静的山林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 首句“风静烟涛息”,描绘了渔人、樵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他们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欣赏美丽的风景,享受生活的乐趣
注释:鸬鹚是水鸟,喜欢栖息在水边或水上。它们会筑巢在树上,繁殖时,雌鸟会在巢中产下卵和幼雏。这种鸟类的羽毛颜色鲜艳,非常引人注目。 译文:鸬鹚是一种水鸟,喜欢栖息在水边或水上。它们会筑巢在树上,繁殖时,雌鸟会在巢中产下卵和幼雏。这种鸟类的羽毛颜色鲜艳,非常引人注目。 赏析:这首诗以鸬鹚为主题,通过描述其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展现了鸬鹚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鸟类的喜爱之情
注释:春水的鸭头泛着淡淡的绿色,清晨的山峰如同螺壳般青翠。那是王孙曾经游玩的地方,如今云雾缭绕树木苍茫。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春水荡漾、晓山青翠的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后两句写游子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春草四首 其一》的原文如下: 脉脉清明雨,萋萋社日烟。王孙归不到,目断楚江边。 接下来为您提供该诗的详细翻译: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烟雾缭绕,仿佛是祭祀的日子。王孙(贵族子弟)却无法归来,只能远远地看着楚江(位于湖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下面是对该诗的赏析: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清明雨、社日烟等自然现象的描写
注释 风雨墨竹二首为崔廷佩题 其二 吴歌:泛指吴地的民歌。寂无闻:寂寞无声,无人知晓。楚舞娇不举:楚地的舞蹈动作优美动人,但人们却看不见。林白:树林里一片白茫茫的景色,形容雨后树林的景象。潇湘:潇水和湘水合流的地方。雨:指潇湘雨。 译文 吴地的歌谣寂寞无声,无人知晓,楚地的舞姿优美动人,但人们却看不见。树林里一片空白,傍晚时一片潇湘的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