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阮学愚处士致爱堂成 孝心一念故分明,祀事多年始发诚。 风木之悲时易代,孩提之慕老难更。 人文盛世重宣朗,礼教名家载肃清。 多少丹青焕闾里,独于仁孝写真情。 注释: - 阮学愚处士致爱堂成:阮学愚处士建造了致敬爱的堂。 - 孝心一念故分明:孝顺的心念是那么的清晰和明确。 - 风木之悲时易代:形容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就如同树木因风而摇摆,岁月变迁。 - 孩提之慕老难更
《仲秋同甘泉湛太史游西禅寺》是明代诗人区越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高秋时节,与友人一同前往西禅寺游览的情景。首句“高秋晴景适相牵”描绘了秋天晴朗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次句“野寺重寻破衲禅”,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向往和追求。第三句“山桂得霜滋老辣”,以山桂为例,展示了大自然的坚韧和生命力。最后一句“望气节游非虐政,高台修废是何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敬畏。全诗意境深远
【注释】 千山落木送高秋,老圃因仍事未休。 野菊亦知重九去,冷香犹为几人留。 乾坤小着风尘暗,山水长妨老大游。 花下浊醪须共醉,一凭清论破闲愁。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乾元元年(758),作者与友人同游长安城郊,赏菊饮酒,以抒怀古之情。全诗四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情韵悠扬,风格清新,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第一联:诗人开篇点明题意——邀友同赏菊花。“千山”句,点出时令——深秋季节。“落木”句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山有芝兮鼎有丹: - 山有芝:在山中有灵芝,象征长寿和吉祥。 - 鼎有丹:鼎中放有丹砂,象征富贵和长寿。 2. 鹤林元只在芝山: - 鹤林原本就只存在于山中,这里指的是鹤林的长生不老。 3. 百年未艾灵长算: - 百年:指人的寿命。 - 未艾:没有结束,指长久。 - 灵长:生命力旺盛。 - 算:考虑、估算。 4. 七秩初回少壮颜: - 七秩:指七十岁。 -
九月十八日飓风 蚊声几夜杂秋声,怪得闲窗睡易醒。 注释:几天来,蚊子的叫声混杂在秋夜里的蟋蟀声中,令人奇怪。因为蚊子叫声扰人清梦,所以容易醒来。 译文:这几天来,蚊子的叫声和蟋蟀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令人感到奇怪。因为蚊子叫声扰人清梦,所以容易醒来。 赏析:此诗以“蚊声”开篇,既写出了诗人被蚊子声音吵醒的情境,也暗示了秋风的凄凉与萧瑟。而“怪得”一词,更是巧妙地点明了这种声音带来的怪异之感。接着
仲秋同甘泉湛太史游西禅寺 古松萝葛蔓相牵,废寺旁遗只小禅。 桃李东皇先割爱,鳙鰅僧舍为烹鲜。 【注释】 “仲秋”:秋季的中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色最明的时候。 “甘泉湛”,《汉书·武帝纪》有“甘泉房中生桐”之文,故用甘泉作代称。 “游”:游玩。 “西禅寺”: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附近,是著名的古刹。 “萝葛”:指藤萝、葛草,这里借指树木。 “牵”:连接、缠绕。 “东皇”:指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
病起诸友相访 幽居僻远无人到,病起荒凉有客过。 路逼邻墙难系马,山当晴候易扪萝。 津头小市鱼虾少,海上频年罟网多。 小酌晚凉须半醉,共公携手看星河。 【注释】 1. 幽居: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的地方。 2. 相访:指朋友们前来探望或拜访。 3. 病起:因病而起床或康复。 4. 荒凉:形容环境贫瘠、萧条。 5. 邻墙:近邻的墙壁,指邻居的家。 6. 扪萝:攀爬山藤,泛指登山活动。 7. 津头
【注音】 西去:向西走。 鼍(tuó)城:今广东新会市。 往来消息海商船:指来往的商人和船只。 遥闻:远远地听到。 官径:官衙的路径。 涯门:海边的门。 避地:躲避战乱,逃往他处。 青门:即“青门学”,汉代太学所在地。 彭泽:县名,在今安徽。 交情万种缄难尽:形容友情深厚,难以用言语表达。 万种:多种多样。 缄(jiān)难尽:封存的书信难以全部写尽。 【译文】 我向西走到新会城,要走一千里
莫君玉泉别后在途屡承飞章足见惓惓不忘之意 万里飞章,万里情深,表达了与莫君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他的思念之情。 高山流水韵锵鸣,比喻友谊深厚,如高山流水一般和谐美好。 不知郢曲堪谁和,表达对莫君技艺高超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谦虚和自省。 欲强陶琴向月横,描绘了一幅夜晚弹奏琵琶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故里惊看公矍铄,形容莫君的精神状态,展现出他的坚韧和不屈。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野鹤翛然太老身,犹闻骑射出城堙;箭穿杨叶谁将并,歌遏行云酒有神。后四句议论,日弄潢池非乱略,闲挥白羽是陈人。庙堂收用多长技,岭海何年拜虎臣。 【答案】 译文 野鹤翛然太老身,犹闻骑射出城堙。 箭穿杨叶谁将并,歌遏行云酒有神。 日弄潢池非乱略,闲挥白羽是陈人。 庙堂收用多长技,岭海何年拜虎臣。 赏析 首联写景:野鹤翛然太老身,犹闻骑射出城堙;箭穿杨叶谁将并,歌遏行云酒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