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声几夜杂秋声,怪得闲窗睡易醒。
风雨异常先有兆,田庐淹没恨收成。
西山南海多强寇,十室九空犹横征。
仁爱天心知有在,闾阎何计可残生。
九月十八日飓风
蚊声几夜杂秋声,怪得闲窗睡易醒。
注释:几天来,蚊子的叫声混杂在秋夜里的蟋蟀声中,令人奇怪。因为蚊子叫声扰人清梦,所以容易醒来。
译文:这几天来,蚊子的叫声和蟋蟀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令人感到奇怪。因为蚊子叫声扰人清梦,所以容易醒来。
赏析:此诗以“蚊声”开篇,既写出了诗人被蚊子声音吵醒的情境,也暗示了秋风的凄凉与萧瑟。而“怪得”一词,更是巧妙地点明了这种声音带来的怪异之感。接着,诗人又写到自己因蚊子叫声而难以入睡,进一步描绘了自己被蚊子打扰的困扰和无奈。全诗通过对蚊子声音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秋季夜晚被蚊子干扰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无奈与感慨。
第二句“怪得闲窗睡易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蚊子噪音而难以入睡的情景。这句中的“闲窗”和“易醒”都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噪音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安静环境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行为的批评。
第三句“风雨异常先有兆,田庐淹没恨收成”,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这句中的“风雨异常先有兆”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常常是先有迹象然后才能察觉,而“田庐淹没”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灾害的担忧和恐惧。
第四句“西山南海多强寇,十室九空犹横征”,通过列举西山和南海地区的强寇现象,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这句中的“强寇”和“横征”都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公。而“十室九空”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对人们家园的破坏程度。这两句话共同展现了战争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五句“仁爱天心知有在,闾阎何计可残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天意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这句中的“仁爱天心”指的是上天对人类的关爱和怜悯,而“阊阎何计可残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疾苦的同情和关注。这两句话共同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蚊声、秋风等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对战争和社会问题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正义和人类命运的关切。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