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夏仲儒赴京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千里轻舟起白沙,海中宁恋枣如瓜。 注释:千里轻舟扬起白色的帆,大海之中何必留恋像枣或瓜那样的东西呢? 赏析:首句描绘了朋友远行的壮阔景象,万里之遥的旅程如同扬帆出海的轻舟,充满了豪迈之气;第二句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在广阔的海域上,又怎能留恋那小小的枣和瓜呢?诗人用“宁恋”一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卧病江楼为熊大参被谪而作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卧病中,看到江楼上的云山和鸥鹭,感慨熊大参被贬的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升平时代的怀念之情。 译文:我卧病在江楼,看到窗外的云山和鸥鹭,想到熊大参被贬的事情,不禁感到惋惜。 赏析:这是一首感伤时政的作品。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幅江楼晚景图,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友人的关心。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句解释与赏析: 这首诗名为《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描绘秋天江边独钓的抒情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释及注释: 1. 绿筠红树满芳洲,此处垂纶独对秋。 - 绿筠红树: 指的是秋季景色中常见的绿色和红色的植物。筠是指竹子,这里可能指其他树木或灌木,它们在秋天呈现出丰富的红色或橙色。 - 满芳洲: 形容这些植物覆盖了整个小洲,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 - 垂纶独对秋: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江边垂钓
注释: 1. 帻沟溇在扶桑下,海阔云深万里馀。 帻沟溇:即今山东潍坊市的青州市,位于渤海之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扶桑:古书上说的日出处,这里指朝鲜半岛。 2. 周礼最优箕子国,汉廷宁惜尉佗书。 周礼:即《周礼》,中国古代的一部政治法律文献。箕子国:商朝末年箕子的封国,后传位于他的子孙。 3. 蟠螭新铸藩王印,彩鹢安如陆地车。 蟠螭:即蟠龙,古代印章上常见的纹饰。藩王印:藩王的官印。彩鹢
注释: 1. 六月伏日:农历六月的初伏日,此时天气炎热。同谢彦实倪氏池亭:与谢彦实在倪氏的池塘边上亭子里共饮。小酌:饮酒。 2. 交深交浅情俱好:感情深浅都一样好。 3. 花落花开宴屡尝:花开花败,宴会多次举行。 4. 佳会一时云乍合:美好的聚会,忽然云彩散开。 5. 虚亭六月水生凉:空亭子在六月份也感觉凉爽。 6. 琼芝成冻分金碗,莲实泛杯擘翠房:琼草做成的酒杯被冻成了金黄色,莲子像翡翠一样
【注释】 建州:今福建建瓯,位于武夷山中段北麓。省觐:官员到京城朝见帝王。吴会:今江苏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蚕丝织品名锦。茧纸:用桑蚕丝作原料的纸张,质地较韧。石茶:指用茶叶泡制的茶水。龙团:即建茶,是一种品质优良的茶。沧江:指浙江的钱塘江,钱塘是杭州古称。沧江草阁:沧江边的小草屋或草庐。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友人陈君往建宁省觐而写的,全诗四联,写景叙事兼而有之
黄河南下客神京,不访移文访冶亭。 中岳使回尊更绿,故山兵后树还青。 笼鹅逸少曾留帖,相鹤浮丘已著经。 三十六房随处坐,白云终日护岩扃。 诗句释义及译文 黄河南下客神京,不访移文访冶亭。 - 黄河南下客神京:诗人通过“黄河南下”的描写,表达出对北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里的“神京”指的是当时的首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不访移文访冶亭:这里“不访”表明诗人并不急于返回故乡
【解析】 本诗的作者介绍及注释,译文,赏析。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胡长之后写的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和对胡长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君住三山我四明:君(你):代胡长之称自己;三山:指福州市名,晋时为谢灵运所建,故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一带。 一时倾盖五羊城:五羊城:广州古称,因传说五位仙人骑着五只羊来此,故又称“五仙城”。 歌求伐木诗中意:伐木
我们逐句解读古诗: 1. 茅堂低小竹林幽,母子相看共白头。 - “茅堂”通常指简陋的茅屋,这里形容诗人住所的简朴。 - “竹林”是竹子形成的树林,常被用来象征清雅高洁。 - “母子相看共白头”描绘了母子俩在竹林中相遇时的情景,彼此看着对方的头发已变白。 2. 绛县又逢新甲子,老莱浑似富春秋。 - “绛县”可能是指地名,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指时间,即“又逢新甲子”,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或时间的变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重点字词的解释。 第一句“孤怀耿耿向谁开”中的“耿耿”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向谁开”表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长啸清风亦快哉”,这里的“亦快哉”是诗人对长啸的感受,表达了他的内心愉悦之情。 第三句“柳下一声山断裂,隆中馀韵月低回”中的“断”“回”,是诗人对柳树、月亮等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也体现了诗人的心境。 第四句“苍苔白石江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