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低小竹林幽,母子相看共白头。
绛县又逢新甲子,老莱浑似富春秋。
野田云暖黄鸡啄,山瓮春浓绿蚁浮。
天上升平甘此乐,读书惟欲老林丘。
我们逐句解读古诗:
- 茅堂低小竹林幽,母子相看共白头。
- “茅堂”通常指简陋的茅屋,这里形容诗人住所的简朴。
- “竹林”是竹子形成的树林,常被用来象征清雅高洁。
- “母子相看共白头”描绘了母子俩在竹林中相遇时的情景,彼此看着对方的头发已变白。
- 绛县又逢新甲子,老莱浑似富春秋。
- “绛县”可能是指地名,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指时间,即“又逢新甲子”,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或时间的变迁。
- “老莱”指的是古代的一个人物,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年龄或状态,与“富春秋”结合,表示诗人虽然年纪渐长但仍有活力。
- 野田云暖黄鸡啄,山瓮春浓绿蚁浮。
- “野田”指的是田野,暗示诗人可能在一个开阔的地方。
- “云暖”描述了天气转暖,云朵温暖如棉。
- “黄鸡啄”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黄鸡在温暖的阳光下啄食。
- “绿蚁浮”则可能是说绿色的酒液(或茶水、酒)上漂浮着像蚂蚁一样的泡沫,形容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愉悦。
- 天上升平甘此乐,读书惟欲老林丘。
- “天上升平”表示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 “甘此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平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 “读书惟欲老林丘”反映了诗人晚年仍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他渴望在宁静的山林中度过余生,沉浸在阅读和学习中。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隐居的母亲为背景,通过描述她与诗人相见的场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母子相看共白头”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老莱浑似富春秋”则通过对比老人的活力和诗人的苍老,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