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注释】 ①“太平”句:意指天下太平时,人们乐于游乐,年华易逝。乐年华,乐在人间,指乐于享受生活。 ②“何惜”句:意为何不把金钱送给酒家,以换取美酒。浪驾客船鱼作媵,云迎仙佩鹿将车,两句写送别时的盛况。 ③琅笽,一种玉名,这里泛指山石或树木,日射,太阳照射。杜若花,一种香草,即菖蒲。这两句写归程所见景物,暗示诗人的归心。 ④琳宫铁柱,指南昌城外的滕王阁。 【赏析】 《送于彦仁归南昌》
【注释】 1. 过大庾岭:即从江西进入广东,经过南岭的山口。大庾岭是岭南和江西的分界线。 2. 梅关:指粤北的梅关古关。梅关在今广东省境内,是入粤的要隘。 3. 瘴疠(zhào lì):南方湿热地区常见的一种疾病,这里指疫气。 4. 卓锡寒松底:传说唐代僧人鉴真东渡日本时曾到梅岭,曾在卓锡泉边休息过。卓锡泉位于梅关旁,相传鉴真大师曾在此汲水饮茶。卓锡,佛教语,意为“以袈裟覆地而行”。 5.
周瑜墓 巴丘一卧梦初残,遂使江东失羽翰。不恨荆州通蜀道,最忧赤壁走曹瞒。山光上下风云壮,江影微茫草树寒。千载尚怜雄杰士,有人箫鼓献杯盘。 译文: 周瑜的墓在巴丘,他曾经在这里休息过。他的去世让江东失去了一位英雄。他不遗憾荆州与蜀国的通道,最担心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逃脱了。山上的风景壮丽,江面上的景象朦胧,草木凋零。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念这位英勇无畏的英雄,有人还用箫鼓为他演奏,献上美食和美酒。
【注释】: 西津:即西陵。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长江北岸。仓卒:匆忙。 青毡:指马鞍。 天开左蠡湖光迥:左蠡是地名或山名,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三当:一说是三江口,一说是三关口,一说是九江口。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别王允恭回庐陵(今江西南昌),因见其行色匆匆,特以“仓卒”二字形容之。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时间;颔联写别时情景:感子远投双白璧,嗟予空守一青毡。白璧、青毡都是比喻人才
【注释】 海上清风拂绮寮:指送别时海风轻轻拂动着华丽的官舍。 又归神乐理笙箫:又回到神乐宫整理乐器。 凤凰鸣处红云近:传说凤凰在天上鸣叫,天空中就会出现红色的云彩。 鳷鹊开时绛节朝:据说鳷鹊开春的时候,朝廷上就会颁发给百官的红色符节。 钟岭鹤翻高树雪,秦淮水落大江潮:指钟山(金陵)上的白鹤飞起,覆盖着山顶积雪;南京城外长江水落,波涛汹涌。 回头莫问安期信,瓜枣于今久寂寥
【题 崆峒图送龙虎山何仲旭远游】遥望崆峒入窅冥,几回招手问山灵。 洞云直到于今紫,林木犹含太古青。 叶满旧炉存宿火,藓封深穴有遗经。 临风便欲随君去,先向江头洗鹤翎。 注释: - 遥望崆峒入窅冥:遥望(远处的)崆峒(地名),进入深远幽暗之处(窅冥)。 - 几回招手问山灵:几次伸手向山林呼唤,询问山中的精灵。 - 洞云直到于今紫:山洞里的云雾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紫色。 - 林木犹含太古青
注释: 滁州太守老樗庵,橘圃投闲只自甘。 门庭背通深巷北,溪山横绝小楼南。 春风鸟迹分花径,晴日蛛丝罥药篮。 一月不闻城府事,晚凉随处倚清酣。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以“题周樗庵隐居”为题,通过对周樗庵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心境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首联“滁州太守老樗庵,橘圃投闲只自甘。”描绘了周樗庵这位滁州太守,年岁已高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清虚之府在眉端,忽见骖鸾下紫坛。” - 注释:「清虚之府」意指心灵或精神的深处,「在眉端」意味着这种状态常常浮现于心。 - 译文:心灵的深处,仿佛是一片清明宁静之地,忽然间,我似乎看到自己像鸾鸟一样从紫色的坛坛里飞腾而下。 2. “昨夜不如今夜坐,老年那似少年看。” - 注释: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心态的变化,昨日的自己无法比拟今日之我。 - 译文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上天官尚书,我最初以布衣的身份进京作此求退。 九重天颁布诏书选拔儒绅,海内均沾雨露新恩。 倦鹤岂能冲碧汉,残花无复向青春。 螭头秉笔文章伯,凤辇含香骨鲠臣。 黼黻皇猷今已盛,鮿生甘作太平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求退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的心情。 首句“上天官尚书予初以布衣上京作此求退”,意思是说,作为一位普通百姓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情感,并结合时代和创作背景进行赏析。 第一联:“南州高士人世表,东湖祠堂烟水中。”意思是“南州(今湖北荆州)有个高洁的贤士,在世人中是表率。”这两句写徐孺子祠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俗中的典范作用。 第二联:“声名不藉陈蕃榻,风节宁亏汉室功。窗户远招江月白,衣冠遥隔市尘红。”意思是“名声不是靠陈蕃之榻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