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捉搦歌四首 其一》 力田不如早逢年,仕宦不如争事权。 东家阿母多积钱,有女不嫁殊可怜。 注释 - 力田不如早逢年:比喻勤劳耕作的人如果能抓住好年景,比在官场上的争斗更能获得成功和回报。 - 仕宦不如争事权:暗示在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中胜出的政治家比单纯的仕途更值得尊敬和追求。 - 东家阿母:指某家庭的女性父母,“阿母”是对长辈的称呼。 - 有女不嫁殊可怜: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
诗句解析与译文诗句1: - 折莲莫折藕,藕丝难断手。 - 注释: 比喻情感或人际关系的纠葛难以解开,就像莲藕一样紧密相连。 - 译文: 不要折断莲藕,因为藕丝难断,象征着情感或关系中难以彻底解决的纠葛。 诗句2: - 食莲莫食子,莲子心中苦。 - 注释: “食子”指吃莲子的内部,“心苦”比喻内心的痛苦。 - 译文: 不要吃莲子的内部,因为那里藏着苦涩的滋味,比喻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诗句3:
送昭德叔之义安 吾家叔子真可怜,昔日担囊曾入燕。 浮云过眼应无定,回首栖迟已十年。 赋作长杨虽已就,献无狗监终难奏。 肮脏非谐世俗人,闭户索居徒自守。 独有必元雅好奇,竹下同游数论诗。 吾叔先倡余亦和,诗成一咏酒一卮。 徉狂不减晋诸阮,风流何异东山时。 迩来顾我亦贫贱,念彼君深国士知。 文章愧我未逢世,谬赏如君不见嗤。 知己一人堪自足,何必纷纷与世期。 丈夫立志在不朽,富贵荣华安所为。
捉搦歌四首 其二 侬身三十为君妾,与君为欢未一月。 别来几许头将白,安得芙蓉比颜色。 译文 侬身三十为君妾,与君为欢未一月。 离别已久,相思已成白发之年,怎奈何无法与你共度时光,如今只能独自面对这漫长的岁月。 别来几许头将白,安得芙蓉比颜色。 自从离别后,我的头发已白了许多,但心中对你的思念却丝毫未减,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见到你,与你并肩同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
【注释】 同调:志趣相同。 长歌:指长篇的赋诗或歌曲。 【赏析】 刘季德与作者有深厚的友谊,所以诗人在写诗时非常用心。诗的前两句是说,你我志同道合,交情深厚,就像钟子期和俞伯牙一样,所以我才用流水、问钟期的典故,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是说,我有一首浩荡的长歌要唱给你听,这首长歌就是《别董大》的歌词,我想问问你是否能够回报我的这种深情厚谊?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注释】 日暮:傍晚。苦无侣:没有伴侣。闲步:悠闲地行走。北郭门:城邑的北城门。松柏园:指陵墓,因多植松柏而得名。荆棘:杂生的草本植物。豺虎:指猛兽。郊原:田野。累累:重叠的样子。丘与墓:坟墓堆积的样子。何代人:古人。一去:一旦离去。千秋万岁:万古长存。孤魂依远树:孤魂徘徊在远方的树下。独魄傍幽坟:孤魂独自徘徊在墓地旁。风声:风的声音。野鸟叫:野鸟鸣叫声。岂忆:哪会想到。古今变化:从古到今的变化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去年送欢下扬子: - 这句表达了去年(前一年)诗人送别友人,他们一同前往了扬子江畔。 - “下扬子”指的是前往扬子江边的某个地点,可能是一个宴会或集会的地方。 2. 只愁江北寒: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江北地区天气寒冷的担心。 - “江北”指的是长江以北的地区,可能是指友人所在地,也可能是诗人自己担忧的地方。 3. 今年人自广陵归: -
【注释】捉搦歌:唐教坊曲名。又名《小庭花》《采桑子》《玉楼春》。此词为第四首,“阿姑”指少女,“二八”指十五六岁,“烧香”是指佛事活动。供俸:供奉、奉献。世尊:对佛的尊称。王:指佛陀。愿得:希望得到。 译文: 铜绿的衫子衬着杏黄的颜色,年轻的女孩和姐姐一起烧香。 供奉着世尊的佛像,希望永远不要嫁给哥哥一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与姐姐一同烧香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陈孔
妾身二十始破瓜,自矜色比芙蓉花。别来南北不相见,君心与侬貌俱变。 注释:二十岁时刚突破女性的年龄限制,自认为容颜胜过了盛开的荷花。自从分别以来,我们南北分离,彼此未曾见过面,你的心思和容貌都发生了改变。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离别后变化的感情。通过对比“破瓜”时期和现在的容颜,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对人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和外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