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苦无侣,闲步北郭门。
登高四顾望,但见松柏园。
荆棘遮路豺虎蔽,郊原累累丘与墓,云是何代人。
一去无还日,千秋万岁空酸辛。
孤魂依远树,独魄傍幽坟。
但闻风声野鸟叫,岂忆世上平生亲。
念彼古今变化非常理,中心气结不能申。

【注释】

日暮:傍晚。苦无侣:没有伴侣。闲步:悠闲地行走。北郭门:城邑的北城门。松柏园:指陵墓,因多植松柏而得名。荆棘:杂生的草本植物。豺虎:指猛兽。郊原:田野。累累:重叠的样子。丘与墓:坟墓堆积的样子。何代人:古人。一去:一旦离去。千秋万岁:万古长存。孤魂依远树:孤魂徘徊在远方的树下。独魄傍幽坟:孤魂独自徘徊在墓地旁。风声:风的声音。野鸟叫:野鸟鸣叫声。岂忆:哪会想到。古今变化:从古到今的变化。非常理:不合理的常理。中心气结:心中郁结不畅。不能申:无法表达。

【赏析】

此诗为李白《将进酒》组诗之一,共十首,这是第六首。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并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看法和态度。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日暮苦无侣,闲步北郭门。登高四顾望,但见松柏园。“日暮苦无侣,闲步北郭门”,诗人在日落时分,独自漫步于北城门之外,此时他感到孤独而无助,因为没有人陪伴。这两句直接点明题旨,表明诗人此刻的心境。日暮时分,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在北城门之外,这种孤独感油然而生。他抬头仰望天空,只见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他的眼中。他环顾四周,只见一片荒凉的景象。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柏园”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是一群顽石,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诗人登上高处,俯瞰整个村庄,但只看到一些荒芜的田地和散落的坟墓。这些景象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他不禁感叹道:“但见松柏园。”这里的“但见”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荆棘遮路豺虎蔽,郊原累累丘与墓,云是何代人。“荆棘遮路豺虎蔽,郊原累累丘与墓”,这里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荆棘丛生的道路被豺狼占据,郊外平原上散布着无数座坟墓。诗人用“何代人”来形容那些死去的人,仿佛他们曾经是这个世界上的某个人,但现在却已经成为了尘土。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使他更加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四句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他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土地,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去无还日,千秋万岁空酸辛。”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他感叹自己一旦离去就没有返回的机会,只能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念彼古今变化非常理,中心气结不能申。“念彼古今变化非常理,中心气结不能申”,诗人在思考世间的种种变迁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试图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内心因此变得郁结不畅,无法宣泄出来。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世间变化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古今变化的观察和思考,试图寻找其中的道理和规律。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化,这些道理和规律往往难以捉摸。这使得诗人感到困惑和无奈。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但最终却发现自己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扰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色和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生死无常、世事难料、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世间变化的思考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