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与思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绮席高张斗气悬,美人同赏羽觞传。连城质愧蒹葭倚,杂佩芳怜薜荔搴。兴洽风期堪卜夜,交论邂逅已忘年。只今一水盈盈碧,其柰情钟我辈偏。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绮席高张斗气悬”:形容华丽的餐桌上,气氛热烈,如同天空中悬挂的斗气。 - “美人同赏羽觞传”:美人一同欣赏羽觞,即酒杯。 - “连城质愧蒹葭倚”:用“连城”比喻自己的价值,感到自己像芦苇一样微小
【注释】 层岩:岩石层叠。幽芳:指兰花,亦指幽静的芬芳气息。孤根:单独生长的根,此处指兰。掩丛棘:掩盖在荆棘之中。何来:哪里来的?独嗅人:自嗅自赏。不藉薰风力:不需要依靠香风的力量。藉,依靠。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以兰花比德性高洁的人。诗人借兰花的生长环境及特点,赞美了其清雅、坚贞的品性。 首句“层岩值幽芳”,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环境——层叠的岩石之上生长着幽香的兰花,既显示了兰花的傲骨
【注释】 清兼天策发:指墨竹的笔法,用笔劲利如刀劈斧削。 劲与云根盘:指竹枝挺拔有力,盘旋交错有如云雾缠绕。 无钱堪跨鹤:比喻竹子挺直高耸,没有弯曲。 有实可栖鸾:比喻竹子节节高升,有棱有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画。前两句“清兼天策发,劲与云根盘”描绘的是墨竹的笔法则是如刀劈斧削般锐利,而竹子挺拔有势如云根盘旋。后两句“无钱堪跨鹤,有实可栖鸾”则是形容竹子挺拔高峻,没有弯曲
答曾完初 拂拭衣尘自泌衡,杨云人位岂时名。何来彩笔琅玕赠,顿使乌巾慷慨生。画幌风华摇六穗,茨檐海色隐三荆。山阴野兴君乘否,屐响年今不到城。 注释: 1. 拂拭衣尘: 掸去衣物上的尘土。 2. 自泌衡: 指自己隐居在衡山一带。 3. 杨云: 《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载:谢安喜欢竹林的清幽,常常和王羲之等游于竹林中,有人戏言“欲拟谢公诗”,王羲之即作《咏竹》七首,其中第一首云:“垂绥拂地,身闲意逸
燕邸同王道坚醉后限韵戏为子夜离歌 捉笔纵书,命侍童击缶促之倡和迭就顷刻盈壁亦一快也 燕京的邸宅中,与友人王道坚一起喝得酩酊大醉,随后以限制韵脚的诗句来作一首《子夜离歌》。我挥笔写下了这首词曲,命令侍童击缶助兴,让我们轮流吟唱,顷刻间诗稿满满一壁,也是一番快意。 别欢童稚年,沈忧顿颜槁。 侬若见欢时,罗襦系萱草。 离别了童年的朋友们,心中沉郁忧伤,容颜憔悴。 如果我见到了欢愉的日子
燕邸同王道坚醉后限韵戏为子夜离歌 捉笔纵书命侍童击缶促之倡和迭就顷刻盈壁亦一快也 与欢结同心,心近室复远。 思欢如金井,日夜辘轳转。 注释: 燕邸:指王道坚的府第。 同:结交。 纵书:挥笔作诗。 命侍童:让侍童敲着缶助兴。 促之:催促他们作诗。 倡和:相互酬唱。 迭:重复。 顷刻:一会儿。 盈壁:布满墙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在一次宴会上创作的,描写了与王道坚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
注释: ①浮邱:山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北。②五城、千嶂:指南京、镇江一带的山脉和城镇。③雕窗锦石飞觥远:雕花的窗户、精美的石头、飞动的酒杯都在远方可见。④陶谢:指东晋诗人陶潜(陶渊明)和谢灵运,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任端明殿学士兼侍读。此诗是和友人游镇海楼之作。 诗一开篇,就写镇海楼的位置。“危楼缥缈切清都”一句,描绘出诗人登高望远
【注释】 金丹:指道家炼成的仙药。灵仙井: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井。藜火:一种用来照明的草。太史题:古代的一种官职,掌管天文历法。浮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百尺楼台:指镇海楼上的建筑。千秋笙鹤:指楼台上演奏的音乐。紫气:祥瑞之气,这里借指神仙之气。青云:高而直的云彩。倚剑低:手持长剑,低头沉思的样子。寻真:寻找真正的仙道。沧海:大海,这里比喻无边无际的仙境。风尘:世俗的名利。容易:很容易。道心迷
燕邸同王道坚醉后限韵戏为子夜离歌 捉笔纵书命侍童击缶促之倡和迭就顷刻盈壁亦一快也 见欢乘夜来,繁霜裛衣透。欢不信侬思,侬颜为谁瘦。 注释:看见你欢快地来了,满地的繁霜沾湿了你的衣裳。你不相信我的相思之情,我美丽的容颜是为了谁而消瘦?
诗句原文: 昆陵驿口望长安,路绕高城落日寒。 万里同君身是梦,一尊破尔涕为欢。 山中旧业逢蒿满,世上浮名岁月阑。 酒后不须嫌潦倒,由来吾道独醒难。 注释与赏析: 1. 昆陵驿口望长安 - 这句话描述的诗人在昆陵驿口望着远方的长安(今天的西安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或政治中心的情感。 2. 路绕高城落日寒 - 描述了路途周围高耸入云的城市景象,以及落日带来的寒冷感。 3. 万里同君身是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