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缥缈切清都,海国层阴热有无。
地控五城开巨浸,天回千嶂俯雄图。
雕窗锦石飞觥远,碧树丹梯送眼孤。
何事卧游情不浅,赋来陶谢本吾徒。
注释:
①浮邱:山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北。②五城、千嶂:指南京、镇江一带的山脉和城镇。③雕窗锦石飞觥远:雕花的窗户、精美的石头、飞动的酒杯都在远方可见。④陶谢:指东晋诗人陶潜(陶渊明)和谢灵运,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任端明殿学士兼侍读。此诗是和友人游镇海楼之作。
诗一开篇,就写镇海楼的位置。“危楼缥缈切清都”一句,描绘出诗人登高望远,看到镇海楼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又写到了镇海楼周围的环境。“海国层阴热有无”,既写了镇海楼下的海面上阳光照耀下的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感受。
颔联两句,诗人从空间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镇海楼周围的景色。“地控五城开巨浸,天回千嶂俯雄图”。这里的“五城”和“千嶂”分别指的是南京和镇江一带的山脉和城镇。诗人用“开巨浸”、“俯雄图”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些景物的壮丽景象。
颈联两句,诗人又转向了视觉的角度。“雕窗锦石飞觥远,碧树丹梯送眼孤”。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精美的雕花窗户、美丽的石头、飞动的酒杯以及孤零零的树木,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人又回到了他的主题。“何事卧游情不浅,赋来陶谢本吾徒”。这里的“卧游”是指作者喜欢在闲暇之余去欣赏自然美景,而“赋来陶谢本吾徒”则是说作者的诗词才华得到了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的认可,这既是对作者才情的赞美,也是对他人生经历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