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诗句原文: ``` 买棹欲从沧海去,因思联句对参军。 谢家池上怜芳草,汉畤台边见白云。 数为长斋开酒禁,不缘狂墨换鹅群。 正逢人日晴难得,三径风流待使君。 ``` 译文及注释: - 译文: 1. 我打算乘船远航去大海,心中却想念着与朋友的诗会。 2. 在谢家的池塘边,我怜悯那生长的芳草;在汉畤的台边,我观赏到洁白的白云。 3. 我因为修持长斋戒,所以不能饮酒;我也不是因为喜欢挥洒笔墨
诗句原文: 新传綵胜出彤闱,步履跄跄捧玉衣。 辽海捷书连日夜,汉廷歌颂有光辉。 身离天仗因多病,梦绕家园欲奋飞。 上国莺花偏烂漫,江南庾信几时归。 注释与赏析: - 新传彩胜:指新年时收到的彩色纸制品,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好运。 - 彤闱:古代皇宫的红门,这里可能指代皇家或者重要的地方。 - 步履跄跄:形容走路不平稳,可能是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行动不便。 - 玉衣:通常用玉片制成的衣物
诗句释义: 1. 朱衣持节下长安:朱衣,指官员的服饰;持节,意为拿着皇帝的符节;下长安,表示前往长安(今西安)的意思。 2. 奕奕威棱朔雪寒:奕奕,形容威严的样子;威棱,指威严和刚毅;朔雪寒,形容北方寒冷的雪景。 3. 官品最高三独坐:官品,指的是官职等级;三独坐,意味着在最高的三个等级中独自坐着;可能是指最高的官员级别。 4. 主恩新著九梁冠:主恩,指皇帝的恩宠或赏赐;新著,表示刚刚得到
【解析】 “典午声华际盛时,云霄玉立见奇姿”:典午,指晋代;声华,声誉、声势。际盛时,处于鼎盛之时。声色显赫的司马曾公(司马光)出任南粤总宪。“平羌屡献西川捷,降敌重看上谷碑”:平羌,指宋元以来多次平定羌族叛乱。献捷,报捷。西蜀,指四川。降敌,打败敌人。上谷碑,指石崇《王明君》诗中的“北方有佳人”。王明君,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 “剑舄几回依北阙,简书今日重南陲”:剑舄
致政后吴鸿胪叔承自江都至过访 未央朝谒罢晨鸡,杨柳春风恋解携。 倡和正思临海峤,交游多在竹枝西。 金门通籍沾新命,皂帽逢人问旧溪。 曾是白莲琴酒客,莫将荣贱比云泥。 注释:1. 致政后吴鸿胪叔承自江都至过访:致政后,指辞去官职后。吴鸿胪叔承,名不详,从“致政”二字推测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江都,扬州的别称。过访,拜访。2. 未央朝谒罢晨鸡,杨柳春风恋解携:早晨去未央宫拜见皇帝,太阳刚露出头来就离开了
【注释】 王褒:西汉文学家,曾作《碧鸡颂》以赞美汉武帝的武功。碧鸡,即碧鸡山,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无𨚗(yín):古时驾车用的木牛或水牛。 荒山外: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铜驼花月:铜驼,指铜驼街,唐代长安城东面大街名。花月,指花朝月夕,借喻繁华的长安。 何似青门手重携:青门,地名,在长安东门外。这句诗用典,意思是说,我还不如在长安城外与朋友相偕而行呢! 【赏析】
刘观察李明府邀同余翰林过晋阳庵慈上人方丈 多病已辞东阁履,思归犹阻玉河冰。 偶寻香火过萧寺,为证莲花问竺僧。 燕雀晴依江阁暖,烟霄春入汉宫层。 云房寂寞知生色,曾向龙门御李膺。 注释: 刘观察李明府邀请我和翰林一起到晋阳庵的慈上人那里去。我已多次生病辞谢了在东阁的工作,但想到家乡仍不能回。我突然想起寻找一些香火,于是经过萧寺,向一位姓竺的僧人求证莲花之事。 燕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著,字谦之。他是“江湖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公元1214年(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1387年(宋理宗嘉定十年)。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以豪放直率著称,尤能表现作者对时事的关怀和对人民的同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寄嘉斋宗侯 回雁新传尺素多,登临应为忆羊何。 琴尊长日闲朱邸,书殿春风满绿萝。 白水飞龙犹故士,楚人衰凤自狂歌。
【注释】 ①补:任用。腾越州:今云南省腾冲县,位于西南边陲。②北阙:皇宫的北门。③豫章:古郡名,治所在南昌,在今江西省。④单车:指陈士鹄的随行车。⑤沧澜水:澜沧江。⑥清吏:清廉的官吏。⑦行笥:出行用的皮箱或竹笼。⑧碉房:一种简陋的住房。⑨夷王: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⑩汉家:指唐朝。⑩邛竹:邛崃山出产的一种竹子,即邛杖。邛杖是当时的一种贡品,这里泛指当地的特产。⑩西南徼:西南边疆。 【赏析】
《送蒋少翼之云中》是明代诗人黎民表的作品。下面将逐一逐句地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首句“立马关门不可留”,意味着作者站在关口,无法停留。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即将离别的场景。 接着是“黄沙白草莽生愁”,表达了作者面对荒凉景象时的忧愁心情。这里的黄沙和白草象征着边塞的艰苦环境,而“莽生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恶劣和作者内心的愁绪。 第三句“天连玄岳云中出”,描述了天空与远处的山峦相连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