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声华际盛时,云霄玉立见奇姿。
平羌屡献西川捷,降敌重看上谷碑。
剑舄几回依北阙,简书今日重南陲。
六朝襟带江山在,莫忘登楼远寄诗。

【解析】

“典午声华际盛时,云霄玉立见奇姿”:典午,指晋代;声华,声誉、声势。际盛时,处于鼎盛之时。声色显赫的司马曾公(司马光)出任南粤总宪。“平羌屡献西川捷,降敌重看上谷碑”:平羌,指宋元以来多次平定羌族叛乱。献捷,报捷。西蜀,指四川。降敌,打败敌人。上谷碑,指石崇《王明君》诗中的“北方有佳人”。王明君,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

“剑舄几回依北阙,简书今日重南陲”:剑舄,指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友情。几回,几次。依北阙,依傍北朝朝廷。简书,皇帝的命令文书。重南陲,重新治理南方边疆。

“六朝襟带江山在,莫忘登楼远寄诗”:六朝,指南北朝时期。襟带,这里指山河。登楼远寄诗,指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友情。

【答案】

译文:

晋代的声威显赫于当今之世,你身临云端之上,像云中之仙般英姿飒爽。

多次平定羌族叛乱,为西川地区报功,又为上谷地区的降敌碑文所感动。

你和我多次同北朝朝廷为敌之事而结下深厚友谊,今天又共同治理南方边疆。

我们曾是六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如今江山依然,但不要忘记当年我在楼上写下的诗句。

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并结合着主要景物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等。

首联写司马曾公赴南粤上任,是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司马曾公以卓越的政绩,受到皇帝的宠信。颔联写司马曾公南粤任职期间,多次为国立功,其功绩被传颂千古。颈联写司马曾公到任后,与王安石的友情再次得到发扬光大,他们共同辅佐新君,使国家更加强大。尾联诗人以“六朝”自比,表达了对司马曾公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